高温至少还要持续十天烧烤模式下中暑人数

38℃!38℃!38℃!

已经连续好几天38℃高温了!

更可怕的是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未来10天江苏的高温将要持续并增强

南通的后羿、王昭君们在哪里?

该射日的射日、该冰冻的冰冻啊!

热?的?字?都?出?汗?。

据说周日气温还要升至

39℃!!!

接近40℃!!!

这么热的天气

出门全靠勇气

然而我们周围还有这样一群人,

高温酷暑,也需要在户外劳作,

暴晒在火辣的太阳底下,承受着烈日的“烤”验!

不注意防暑降温的话,

很容易就会中暑!

日报君(zgntrb)医院了解到,最近几天,医院就接连收治了好几名重症中暑病人。大多因长时间户外高温作业,大量出汗,大量失水,导致头晕乏力、四肢发麻、医院抢救。

夏季防暑降温,听听医生怎么说

1.何谓中暑?

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

2.易中暑的风险人群是哪些?

户外工作者、老年人、婴幼儿、儿童、肥胖者、久坐人群、孕妇、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

3怎样避免中暑的发生?

以下三种情况一定要避开:

1.是长时间在室外工作或大量运动;

2.是在闷热、不通风的环境中,没有及时补充水分;

3.是从外面很热的环境进入室温很低的空调房时,也容易发生中暑。

  出现头晕、耳鸣、恶心、胸闷、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但体温不超过37.5度,这是中暑前期的表现,要引起警惕。轻度中暑则表现为面色潮红或苍白、气短、大汗、皮肤灼热或湿冷、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如果中暑特别严重,会引起热痉挛,甚至热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呼吸加快、大量出汗、皮肤变凉、晕眩、虚脱等症状。

4.怎样预防中暑?

夏天中暑的发生率很高,除了不要掉以轻心,还要做到以下8点:

1.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以免降低身体抵抗力。

2.适当饮水,多吃一些西瓜、梨等水果,以及绿豆汤、酸梅汤等消暑饮品。

3.是尽量避免在11时到15时高温时段出门,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闷热的桑拿天也要尽量减少外出。

4.外出时要戴好太阳帽、太阳镜等,免受阳光的直射。

5.运动后及时补水,出汗多的人可以少量多次喝一些淡盐水。

6.是衣服应宽松,多穿棉质布料、颜色较浅的衣服。

7.外出旅游或出差时若感不适,可用一些如仁丹、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薄荷锭等降温药品。

8.千万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5.高温中暑紧急处理措施有哪些?

根据症状的轻重,高温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轻症中暑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类型包括:热疹、晒伤、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1.热疹: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提供一个凉爽、湿度小的环境。保持患处干燥。使用痱子粉可以让感觉好一些。

2晒伤:处理晒伤的皮肤时,避免反复日晒;晒伤的地方请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在晒伤的地方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不要挤破水泡。

3.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剧烈活动之后,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发生热痉挛要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如果患者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h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

4.热衰竭:症状表现为: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通常片刻后立即清醒。给予凉爽且不含乙醇的饮料、休息、凉水澡或擦拭身体、开空调、换上轻便的衣服。如果有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症状严重、伴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

5.热射病:表现为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极高的体温(口腔体温>39.5℃);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怕冷;快速、沉重的脉搏;意识模糊;口齿不清;不省人事。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在考虑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立即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①将患者移到阴凉的地方。

②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如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患者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天气干燥时,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③监测患者的体温,坚持努力帮助患者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

④不要给患者喝水,如果发生呕吐,请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医生提醒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特别是近期的湿热天气是“热射病”的高发期,男女老少都不能掉以轻心,户外作业者、过度疲劳者、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孕产妇、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的人群尤为需要注意。对于中暑病人,医院诊治。

  为避免中暑,市民应多喝水,喝淡盐水,补充电解质。随身还要备些防暑降温的常用药品,如人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此外,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来源/医院

编辑/王玮丽高阳

赞赏

长按







































鍖椾含涓鍖婚櫌浜茶韩缁忓巻
鍗椾含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zz/6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