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小贴士中暑预防与急救

1、中暑程度判断:

(1)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或在烈日下工作暴晒,出现大量出汗、明显乏力、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

(2)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3)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热痉挛、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表现。

2、鉴别:

(1)应与暑天感染、发热性疾病鉴别,如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2)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及脑血管意外鉴别。

(3)中暑痉挛引起腹痛者需与急腹症鉴别。

3、预防:

(1)现场防护措施:

①环境降温防护:加强隔热、通风、遮阳、洒水、空调设备等降温措施。

②穿戴防护:高温高热环境下作业,戴好安全帽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尽量穿浅色、透气、通风、散热的棉质衣服,如炉前工可白色帆布工作服。

③易中暑人群提前使用防暑药品预防: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如:心脏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慢性病人群容易出现中暑者,应提前适当口服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人丹等(注:藿香正气水不得与头孢类消炎药同时服用,避免发生严重的双硫仑样中毒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胸闷等不适时也可提前使用清凉油、风油精等预防。

④及时补水:及时补充清凉饮品,如:绿豆汤、西瓜等;多喝白开水,最好多喝0.9%淡盐水(如:ml矿泉水加食用盐约2/3矿泉水瓶盖)。

(2)生活起居方面:

①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增强抵抗力。

②合理饮食:夏天日长夜短,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要注意营养。以补充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应多吃新鲜、多样化的水果和蔬菜,可及时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

不宜多食浓煎厚味或过分油腻的食品;不可多吃冷饮,也不能用啤酒和饮料解渴;避免过量饮酒,高温时节不饮用烈性酒;防止脾胃功能降低,影响消化吸收,免疫力下降。避免饥饿的情况下在高温环境下连续劳动,可随身携带适量水果、糕点等及时补充能量。

③忌受热后“快速冷却”。不要长时间开足电扇,不要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④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6度以下,开空调的房间要注意通风换气。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等患者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以防旧病发作或使原有病情加重。注意不要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睡眠,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4、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品,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内关、十宣等穴,促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或木板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地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内容来源:衢州元立医务室

温馨提示:









































鐨偆鐧界櫆椋庡悕瀹舵不鐤?
鐧界櫆椋庢不濂戒細澶嶅彂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zz/6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