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盆友都要回家避暑了,可我们即将要迎来大暑,面对暴雨和高温交替登场……
今日23时15分,迎来大暑节气。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节气的到来,往往意味着“蒸煮模式”的开启,极端高温天气有可能经常出现,大家要当心身体和情绪“中暑”。在这个全年最热的时节里,更要保持心平气和。
从阳历的7月22日起,持续15天左右,就是大暑节气。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盛夏季节。这期间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天气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大暑物候
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一共有24个节气,大暑三候为“初候腐草化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意思就是枯草堆里出现了萤火虫。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
萤火虫,又称“烛宵”“耀夜”,古人认为它们是腐草和烂竹根化成的,在静夜中若隐若现地流动着。大暑时节土壤潮湿,溽气蒸腾,愈加酷热难耐。湿气集聚有时化作倾盆大雨,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节令民俗
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鲁中南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大暑养生
主动饮水,高温避暑
俗话说“大暑小暑,有米懒煮”。天气热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失眠体倦,口干舌燥等“苦夏”症状。当你觉察到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非常缺水的状态,所以最好定时主动饮水。
中暑急救
出行时尽量避开正午高温,在下午三点以后再出外活动。如发现有人不慎中暑,应立刻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地,解开衣裤助其散热,垫高足部,并适当饮用含盐分的饮料。用冷毛巾敷头部,将冰袋置于腋窝、大腿根部等,或将胸部以下浸没在18℃左右的凉水中,能迅速降温,帮中暑者恢复意识,有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的要及时就医。
吃豆养脾
大暑湿气重,而我们的脾脏喜燥厌湿,可以多吃些豆类来养脾。
绿豆清热除湿,赤小豆养血养心,荷兰豆健脾益气,黑豆养脾利肾。还有扁豆、黄豆、薏仁米等,都可以煲汤煮粥,既清淡滋补,又养胃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