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旅行社?:/
加 最近这些天,酷热的天气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热浪,让人喘不过气来。你被热趴下了没?小康君提醒,天气闷热要谨防中暑。夏天,我们为什么会中暑? 中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再加之过度肥胖、穿透气性不良的衣服等原因,极易发生中暑。中暑后,该如何急救? 1、若中暑者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苏醒,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者应及时送医就诊。 2、降温治疗。降温速度决定患者预后,通常应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8℃至38.9℃,降温期间应连续监测体温。 首先,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使其平卧,头部抬高,脱去衣服,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 对无循环虚脱的中暑患者,可进行头部冷敷,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将躯体浸入27℃到30℃的水中进行传导散热降温。 另外,对循环虚脱者,可采用蒸发散热降温,如用15℃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同时用电风扇、空气调节器散热,但应注意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感冒。 3、补充液体。如果患者神志清醒,无恶心、呕吐等症状,给其喝凉盐开水或其他的清凉盐水,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如果患者不能饮水,可静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毫升(可根据具体情况掌握用量)。如果病人有周围循环衰竭或大量呕吐、腹泻的情况,则不需要输入太多的液体,以免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 要知道,中暑非小事,可是会致死的哟!中暑的死亡率介于20%到70%,50岁以上可高达80%!因此,夏天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以免发生意外。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带上充足的水。有慢性心血管、肝肾疾病和年老体弱者不应从事高温作业。在高温环境中停留2到3周时,应饮用含钾、镁、钙盐的防暑饮料。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一定要备在身边,如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以备应急之用。外出时应穿宽松透气的浅色服装,适当补充防暑饮料。来源:东北新闻网、新华网、北京晚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