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暑的辨证

中暑:现代医学名为:热射病、热衰竭、热痉挛中医:伤暑,暑厥,暑闭

西医病名定义: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量引起临床以高热、虚脱、痉挛和昏迷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中医释名:本病是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头痛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病。

一、热射病:初起症状有全身软弱、不安、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增高达4℃以上,并出现嗜睡、谵妄和昏迷。皮肤干热无汗。严重患者出现发绀、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肝和肾功能衰竭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老年患者很容易并发肺部感染或褥疮。

二、热衰竭:患者常先感头晕、头痛、恶心,继有口渴、胸闷、冷汗淋漓、脸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偏低或虚脱。

三、热痉挛: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四肢肌肉痉挛,有时累及腹肌,甚至影响肠平滑肌。肌肉痉挛常伴疼痛。实验室检查有低血钠、低血氯和尿中肌酸排泄量增多。

中医类证鉴别

1.暑热(内郁)证:壮热,烦躁,头痛,头晕,口渴多饮,汗多,体倦,面赤气粗,舌质红,苔黄少津;脉洪大。

2.暑热闭神证:发热口渴,神志躁扰不宁或昏迷,身灼热,尿短黄,息粗气喘,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沉实。

3.暑热动风证:壮热不退,躁扰不宁甚或神昏,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双目上视,面赤息粗,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

4.暑闭气机证:发热无汗,烦躁,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剧烈腹痛或头痛而胀,甚或神昏、耳聋、肢厥,舌红苔黄,脉弦或沉伏。

5.暑伤津气证:发热,口渴,汗多或无汗,心烦,神疲思睡,气短乏力,尿短黄,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无力。

6.阳脱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神志不清,尿量减少,面色苍白,呼吸浅促,脉细欲绝。回阳固脱。

7.阴虚动风证: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胸闷汗出,四肢抽搐或痉挛疼痛,或肢体麻木、震颤,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8.暑伤肺络证:感受暑热,骤然咳血、衄血,身热,口渴,咳嗽气喘,头目不清,舌红,苔黄,脉洪数无力。

临床分类

、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

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3、重度中暑: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40℃以上。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白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yf/7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