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分阴阳,你可知

中暑分阴阳,你可知?

中暑可说是夏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暑可分为两类:阳暑和阴暑。通常我们所说的中暑其实指的是“阳暑”。

阳暑通常是见于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的劳动者、运动人士,症状是头晕倦怠、口渴身热等,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兼休息,甚至会出现热衰竭和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阴暑则是指“暑热在内、寒湿在外”,通常是人们以错误的方式解暑引起的。比如在户外将身体晒得很热,然后突然进入冷气大开的室内;或是在大汗的状态下,进行冷水浴或喝冰冷饮品,这会引致皮肤毛孔收缩、身体难以散热而中暑。

“中阴暑”通常表现为突然头昏或头痛、发热、咽痛、流清鼻涕、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热感冒”除有感冒症状外,有时还有汗出不畅、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表现。

阳暑阴暑治疗大不同

阳暑:

阳暑是由于受高温影响所致,所以首先是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如果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等。也可适当用一些十滴水、仁丹、辟瘟丹,有清暑开窍的作用,医院。

另外,经常食用马铃薯、红薯、香菇、山药等,在大暑伤津耗气时节也有益气作用。

此外,桃子和香蕉也是不错的防暑水果。而最突出的则是西瓜了,可以说是天然的“白虎汤”,能够清热生津。

阴暑:

若是阴暑,轻者可服用藿香正气丸或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由藿香、白芷、紫苏、生姜等构成对阴暑是有效的。如果还伴有腹泻,可吃点克痢痧。

更正误区:藿香正气只治阴暑,不治阳暑

藿香正气药是传统中医药的经典老方,功能相当广泛,但主要还是用来理气祛湿和驱寒,适用于治疗因避热贪凉引起的“阴暑”。

这是因为按照中医理论,夏至之后的温热性疾病称为中暑,是热毒入侵人体所致,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虚脱。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的方药组成为藿香、白芷、紫苏、大腹皮、半夏、陈皮、厚朴、白术、生姜、大枣等都属于温热药物。

阴暑预防:早预防,防范于未然

1

在睡眠和纳凉之时,不要过于避热趋凉,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最好保持在26℃左右。特别是睡眠时要合理使用电扇,不对头直吹。空调温度保持在26℃以上,空调一般开2~3小时应停半小时后再用。

2

不要久卧阴寒潮湿之地,在树荫下乘凉时间过久。

3

注意饮食与休息。高热身体不适时应多饮水,保持饮食清淡,可常喝些稀饭、淡菜、菜汤、豆浆、水果汁等。

4

不要用冷水急速降温。从事体育运动或烈日下劳作回屋后,只需将身上的汗液擦干即可,等皮肤温度降下后再用温水洗澡;更不要快速饮用凉开水或冰镇饮料。

中阴暑怎么办?喝点生姜红糖水能缓解如果中了阴暑,可以喝点藿香正气水来缓解症状。类似感冒的“阴暑”患者,可服用香薷、厚朴及白扁豆熬的汤;如果同时还伴有嗓子疼痛,可服用香薷、厚朴、白扁豆和银花、连翘熬的汤。

生姜红糖水对于解阴暑效果很好。平时,也可以每天熬点姜汤喝,既能护脾胃,也可防“阴暑”。

小贴士:夏季消暑以热制热

光膀不如短袖:当外界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暴露面积不宜超过人体总表面积的25%,否则热辐射会侵入皮肤,反而更热。

洗热水澡:夏天洗热水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散热。

喝热茶:喝热茶可刺激毛细血管扩张,体温反而明显降低。

——贺州市科协

关于我们

《贺州微科普》播出时间:

FM88.2FM92.1新闻综合广播:11::::00FM91.4交通音乐广播:7::::15

长按







































白癜风有治好的吗
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yf/7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