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
山茱萸又称萸肉、山萸肉、肉枣、药枣、枣皮,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苵萸的成熟果肉。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栽培。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浙江、四川等省区。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放入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晒干备用。
落叶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褐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叶对生,卵状椭圆形或卵形,稀卵状披针形,长5—12cm,宽约7.5cm,先端渐尖,基部浑圆或楔形,上面疏被平伏毛,下面被白色平伏毛,脉腋有褐色簇生毛,侧脉6—8对;叶柄长约1厘米,有平贴毛。伞形花序腋生,有花15~35朵,有4个小型苞片,黄绿色,椭圆形;花瓣舌状披针形,黄色;花萼4裂,裂片宽三角形;花盘环状,肉质。果实椭圆形,长1.2~1.7cm,成熟时红色或紫红色。花期3月,果期8—10月。
功能主治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①《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②《雷公炮炙论》:壮元气,秘精。
③《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
④《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⑤《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癥结,治酒皶。
⑥《珍珠囊》:温肝。
⑦《本草求原》: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使用禁忌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常用选方①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②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扶寿精方》草还丹)
③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
④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刮白: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服,温水化下三丸。(《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
⑤治老人小水不节,或自遗不禁:山茱萸肉二两,益智子一两,人参、白才L各八钱,分作十剂,水煎服。(《方龙潭家秘》)
⑥治寒温外感诸症,大病差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萸肉二两(去净核),生龙骨一两(捣细),生牡蛎一两(捣细),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三钱(蜜炙)。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来复汤)
下一篇:威灵仙的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
欢迎随手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