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高热”的“三伏天”,天气炎热、气温高,身体容易缺水,很容易中暑,预防中暑应注意以下细节。
1、多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不要喝放置太久的水。慢慢喝水,不要猛喝。一般来说,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的时候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还可以喝一些运动饮料,但是要远离酒精、咖啡和香烟。
2、多吃水果蔬菜,像是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等都是含水分比较高的蔬菜;像是桃子、西瓜、杏子等等都是含水分很高的水果,都是可以在夏季食用补充水分的。另外,乳制品也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补水哦。而且,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3、保证充足的睡眠。进入夏季以后,时间就变成昼长夜短,气温又会很高,这个时候生理时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身体的疲劳,就会出现类似热感冒的症状,而这个时候最直接有效的降暑的办法就是睡觉啦。我们一般正常一天的睡眠时间为6-7小时,但是如果我们越晚睡觉的话,这个时候睡眠的品质就会更差。现代人作息时间虽然较晚,但还是希望能在晚上十二点前就寝会比较好。另外还要注意空调出风口或电风扇不要离自己太近,或者对着身体吹,或者是洗完澡,头发没吹干就睡觉,这样很容易感冒。
4、减少外出活动时间。夏季闷热,如果没有预防措施,在烈日下晒半个小时,就很容易中暑。所以非必要时候,尽量不要在上午十点后、下午两点前出门。倘若真的要外出,也请做好防护工作,如摄取足够水分、撑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擦防晒乳霜等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孕妇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天气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5、穿浅色的衣服,深色衣服聚热快。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吸汗效果较好的织物,应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而引起中暑。
6、避免冷热温差过大。从炎热的户外进入空调房中,或是运动完马上喝冰水,这时因血管收缩较快,身体无法及时调节体温,很容易就会发生中暑的症状。上班族应该都会有在夏天进出办公室的经验吧,这时候,要有一个温度的缓冲。进出空调房记得适度增减衣物,进入空调房后,可多加件薄衣服,让体温略为升高,外出时再脱掉,这样就不容易因为温差调节不过来而导致中暑了。另外如果要频繁出入的话,进入空调房前,记得先在室外阴凉处待一下,让身体有时间调节。
7、留意自身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8、眼睛是喜凉怕热的器官,贴一对黄金视力眼贴,降温的同时,还能缓解视疲劳、放松脑神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