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人热死了不到1医院10名中

最近三天,淄博高温预警不断,

7月11日淄博局地温度更是突破40℃,

淄博人都在嚷:热死了!热死了!

然而,让人心痛的是,

真有人热死了...

今天上午,记者从医院了解到,从12日中午到13日上午,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桓台县已先后有9人因重度中暑被送往该院抢救,此外,还有1名滨州博兴的中暑患者也被送到该院抢救。据了解,目前这些送医的患者中,已经有2人死亡,1人仍未脱离危险,其他患者已明显好转。

“家属发现时,患者已经昏迷,大小便失禁,丧失意识了。”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宗玉介绍,医院接诊的这批患者来自果里、新城、马桥等村镇,均为中老年人,并且都是来自农村,2名已逝的患者均为男性,一个是桓台果里镇孔家村80岁的老人,另一个是果里镇徐斜村一名65岁村民,除去收治的9名桓台本地患者外,还有1名患者来自滨州市博兴县。

记者了解到,从12日中午起,该院急诊科就开始陆续接到中暑患者。“几乎每隔一两个小时就有人因为中暑被送来。”张宗玉告诉记者,10名患者的症状普遍比较严重,中午发生1例死亡后,12日夜间又有1人抢救无效死亡。其他患者仍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紧急治疗,但目前病情已经明显好转。

“基本都是长时间卧床的,本身就具有一些基础病,家里的防暑条件差,加上近期连续高温,空气闷热,老人自己在家,家属照顾不上,出现中暑症状后,也没有及时的降温措施。”张宗玉介绍,连日的高温,是诱发悲剧的直接原因,但高温高热给患者带来的基础病加重只是一方面,真正导致患者致命的是由此引发的凝血机制异常,内平衡紊乱,体内多项功能器官的急性衰竭。

据了解,重度中暑按症状由轻到重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个等级,其中,热痉挛主要是大量出汗导致水和盐过多丢失,出现肌肉痉挛并引起疼痛;热衰竭则会出现大量出汗、恶心、头晕、呕吐疲倦等症状;而热射病则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模糊、昏倒、癫痫,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有致命的危险。

“接诊的这些中暑患者,都已经发展到了热射病的程度!”张宗玉表示,炎热的夏季,凶猛的“高温杀手”最易找上体弱多病、免疫力差的中老年人群。

热射病一旦发生,尤其是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极易引发急性的神经损害,以及心、肝、肾等功能器官的衰竭,甚至短时间内的心脏骤停,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是一个容易导致高死亡率的“致命杀手”。

“千万别小看中暑!”专家建议,预防悲剧发生,关键在于“防”。高温天气应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属一定不要麻痹大意,对防暑降温要引起足够重视,可以勤用温水擦浴,家里最好常备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如果老人没有糖尿病,可以多吃些西瓜、桃等富含水分的水果,补充微量元素,多喝些蔬菜汤,也可以起到补充盐分的效果。此外,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情况严重的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以免病情恶化。

三伏天来临,中暑事件频频在各地发生,而这个时候如果被中暑者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救治,那么将很大程度上减少惨案的发生。

希望大家对中暑这一症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采取措施,不至于手足无措。

了解中暑

1.中暑判定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

日常生活中,中暑病死率可高达20%-70%,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更需要积极防治中暑。

2.环境因素

中暑多易在高温、高湿、风速小的环境下发生。据研究,连续三天平均气温超过30摄氏度和相对湿度大于73%时最易发生中暑。要注意有时虽然气温不高,湿度不大,但由于环境通风较差,也容易发生中暑。

3.自身因素

容易中暑的体质大多数为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部分有散热障碍的也容易中暑,如过度肥胖、穿紧身、透气性差的衣裤、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痱子以及服用抗抑郁药物等等,都是容易导致中暑的重要因素。

中暑“三大类别”

1.先兆中暑

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存在障碍,体温通常低于37.5摄氏度,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

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3.重症中暑

轻度中暑进一步加重,出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脉细速,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吐、面色潮红、头温40摄氏度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继续发展为高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伴有昏厥、皮肤干燥灼热、头痛、恶心、全身乏力、脉快、神志模糊、严重时引起多脏器损害而死亡。

中暑急救细则

1.转移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

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以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

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

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zz/91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