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经在十二经中有独特的应用,其养阳、生津、通腑有着他经未能及的作用。大肠主津,津液运行正常,皮肤才能滑润光泽;如果津液不足,则皮肤会出现皱纹,同时也会生出多种疾病。
大肠经穴位调理:
1、合谷穴——养头面要穴合谷穴位于手背上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之间,从手掌横纹往肘部方向1.5寸。它有什么功用呢?
1)《四总穴歌》里的所说“面口合谷收”,指的刺激大肠经上的合谷穴可以治面口上的病。我们知道大肠经上有一支脉经过下牙龈,下牙疼时可以按合谷穴5分钟,疼痛会减轻。如果患牙龈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经常按压合谷穴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有上齿疼痛的症状时,可取胃经的内庭穴。
2)合谷穴还是一个急救穴。如果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病人突然晕倒。此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续2~3分钟,晕厥一般可缓解。如果同时用指尖掐按人中穴,醒脑回苏的效果更好。
2、商阳穴——强精壮阳奇穴此穴位于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每天早晚用手指捏弄食指的商阳穴,每次2~3分钟即可。
3、迎香穴——伤风感冒要穴此穴位于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按摩迎香穴不仅可防止鼻炎的复发,还可以预防伤风感冒,还有为鼻子美容的效果。用双食指尖揉动鼻孔两侧的迎香穴,共揉动下。搓揉的手法不可过于轻柔,以能忍受为宜。
4、曲池穴——治臂痛的要穴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端凹陷中便是此穴。此穴是一切外感病均可应用的穴位,具有很好的清热泻火作用。每次可点按1分钟。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按摩此穴容易造成流产,因此孕妇应禁用。
5、扶突穴——治咽痛奇穴此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结喉旁,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方法:两眼平视,左手拇指与食指呈半握形,按摩扶突穴。这时头颈也要运动,可先向左后方转,然后还原,再向右后方转,还原,反复进行8~10次。
大肠经养生重点:
1、喝空腹水,排夜浊气。我们在起床后可以先在空腹状态下喝一杯温开水,然后去卫生间把前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将一夜的浊气排出。排便是大肠功能的最直接表现。晨起一杯水,还可稀释血液,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2、搓脸早晨睁开睡眼之后,用手搓搓脸,先用双手中指同时揉搓两个鼻孔旁的迎香穴数次。然后上行搓到额头,再向两侧分开,沿着两颊下行搓到颊尖汇合。如此反复搓脸20次。这个动作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面部肌肤抗风寒能力,有醒脑和预防感冒之功。
3、弹脑坐在床上,两个手掌心分别按紧两侧耳朵。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弹后脑壳,每日早晨弹3~4次,能解疲劳、防头晕、强听力、治耳鸣。挺腹平卧、双腿伸直,作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有力地向上挺起,呼气时松下,反复10多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