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熏点醋预防感冒”、“中暑昏迷了掐人中”、“止鼻血千万要仰头”,这些传统的做法很多老人都这么告诉年轻人,至今还在“口口相传”。其实很多做法并不科学,反而还会伤害我们健康……
熏醋防感冒刺激呼吸道用熏醋的方法杀灭房间的病菌,来预防感冒,是很多人熟悉的“偏方”。但醋酸在一定浓度时确有消毒、杀菌作用,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即使浓度很高,也不推荐使用。而食醋所含醋酸浓度很低,远远达不到能消毒的效果。而且如果“熏醋”时间过长,熏醋的醋酸味儿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尤其会导致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病人的病情发作。
昏迷掐人中耽误急救身边人晕倒后,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去掐人中。然而掐人中并不能起到急救的作用,掐不对反而会害人。
关于“掐人中”在急救中的作用,站在传统医学角度,掐人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开窍醒脑,刺激人中穴具有改善微循环,升高血压,调节重要器官血流的作用。针对由于低血糖、脑血管引起的昏迷,有时用掐人中的方法也可能“刺激”醒患者。但如果是心跳骤停的患者,用掐人中的方法,非但不能将人救活,还可能耽误急救时间,危及患者生命。
晕倒后急救的关键是保持患者气道通畅,有经验的可以施行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术,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避免错过抢救时机。
扭伤热敷越敷越肿关节扭伤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老一辈人常告诉我们崴脚了热敷一下就会舒服很多,其实并非如此。这时绝不能热敷,以免加重出血肿胀和炎症。
扭伤后应该及时冰敷,让身体局部温度降低,皮下的血管收缩,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达到降低新陈代谢、止血消肿的效果。
当扭伤过了急性损伤期(24-48小时)后,可采取热敷来减轻疼痛,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受伤部位的代谢速度,让发炎物质迅速排出,提升组织自愈力。
烫伤涂牙膏抹酱油伤情恶化许多人在炒菜或者做其他事情时,都有不小心被烫伤的经历,于是就拿牙膏或酱油涂抹在伤患部位。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样子对于缓解疼痛、治疗烫伤有好处,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方法。
这是由于伤口的热气受到牙膏等物质的遮盖,只能往皮下组织深部扩散,结果就造成了更深一层的烫伤。而酱油不仅不具备治疗功能,酱油的颜色还会影响医生的诊断。另外烫伤后也不要使用冰块冷敷创口处,以免温度过低致使已经破损的皮肤伤口恶化。
正确的做法是烫伤后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如果条件不允许,用冷水浸泡;时间需持续在15至30分钟以上。冷水处理完,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盖上,免得再次污染,医院的烧伤专科就诊。如果伤口较小可以自行涂抹烫伤膏。
卡喉拍背危及生命异物卡喉,虽是生活中常出现的一种情况,但往往十分危险,造成各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的报道也屡见不鲜。民间的急救方法是拍拍背又或是大口吞咽馒头米饭希望能把异物“带下去”,但其实这些做法都存在危险,很容易让异物越陷越深,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异物卡喉后拍背,如果胡乱拍一通,很可能会导致异物越陷越深,特别是当患者自己有呼吸,同时在主动、大声咳嗽排出异物的时候,拍背会干扰患者自主咳嗽的节奏,不利于异物咳出。这样的方法很容易让异物在气管里越陷越深,甚至会危及生命!
那么,平日里大家是怎么处理异物卡喉呢?
三岁以下的孩子被异物卡到喉咙,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如果照上述方法异物没有吐出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应用于成人的话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如果卡住的人身边没有他人帮助,只能自救了,自救的方法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个步骤的后3个步骤,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发烧捂汗病情加重很多家长认为儿童发热捂汗可以让病好的更快,其实并不是这样。人体出汗本身就是一个散热的过程。因此,如果在发烧的时候盖上棉被捂汗,出不出汗都很受伤。发烧了盖上棉被捂汗,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出汗or不出汗。如果不出汗,体温会被“捂”得越来越高,体温的攀升会给心脏等器官造成极大负担,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如果捂出了汗,大量汗液的蒸发会带走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导致体力虚弱,出现虚脱。
儿童发烧一定要正确对待,不可盲目使用偏方。孩子发烧时要注意一下五点: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多饮水;3.让孩子穿着棉质宽松的衣服,出汗后要随时更换;4.可以采用温水拭浴、贴退热贴、洗温水澡等物理方法退热;5.物理降温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剂型的退热药。
流鼻血仰头止血危害大夏季宝宝容易上火,宝宝一上火就容易流鼻血,一时半会可能难以止住。这时,许多家长就会让宝宝仰起头来,其实这是错误的方法,这种做法使鼻腔内已经流出的血液,因姿势及重力的关系向后流到咽喉部,无法达到止血效果。咽喉部的血液会被吞咽入食道及胃肠,刺激胃肠黏膜产生不适感或呕吐。此外,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呛入气管及肺内,堵住呼吸气流造成危险。
正确的方法是: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使已流出的血液向鼻孔外排出,以免留在鼻腔内干扰到呼吸的气流。
文/医院
编辑/陈颖
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