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对很多疾病有奇效,如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有立竿见影之效。
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比如家里有人发烧了,在其后背抹些白酒,用瓷勺刮后背正中线两侧旁开二指宽的那两条线,从上往下朝一个方向刮,一直刮到起痧为止(大概需要10分钟)。烧马上就会退,效果立竿见影。
实际上,刮痧是在调动人体内部的一种康复能力。
人有病不一定非得打针吃药,我们体内就有一个很好的大药库,这个药库就是自身的经络系统。
比如,心脏不好的人可以经常刮一刮内关(在前臂阴面正中线腕横纹上三指宽,两肌腱之间)。
01舌痧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的主要表现为:
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昼轻夜重,不能向患侧侧卧。
肩关节各项的活动受限,例如,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者屈肘时手摸不到肩,日久可以发生肌肉萎缩,上臂不能上举、后伸。
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刮痧部位
哑门(在入发际一指宽左右,在颈椎正中)、风池(在入发际一指宽左右,用两拇指从颈椎正中分别往两侧一推,推到凹陷处)、大椎(第七颈椎下,即低头时最高的椎骨下)。
肩井(在两侧肩膀的最高点)、天宗(在后背肩胛骨中心)。
中府(在靠近肩膀的锁骨下窝下一指宽处)、云门(在靠近肩膀的锁骨下窝里)、缺盆(脖子下的锁骨下窝)。
肩贞(在后背胶窝纹头上一指宽处)、外关(在前臂阳面腕横纹上三指宽处,两骨之间)、曲池(屈肘时,肘横纹外端凹陷外)、合谷(在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处)。
足三里(在膝盖骨外侧下四指宽外)冬口(在膝盖骨外侧到外踝尖连线的中点旁开二指宽处)。
02刮痧治疗发热
沿脊背两侧、颈部、胸部肋间、肩肘、肘窝及溷窝等处轻轻刮动,刮至皮肤微红发紫为止,每个地方刮5分钟。
发热轻者,每天1次;发热重者,每天2次。
刮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以助发汗。
03刮痧治疗急性胃肠炎
病症表现在膀胱经循行的路线时,可以刮背部正中线、旁开二指宽的两侧线、旁开四指宽的两侧线,这四条线是膀胱经的所在。
自上而下反复刮、直至皮肤出现红紫条块为止,每天刮2次。
膀胱经上有肝俞(第九胸椎旁开二指宽)、胆俞、脾俞(第十一胸椎旁开二指宽)、胃俞(第十二胸椎旁开二指宽)、大肠俞(第四腰椎下旁开二指宽处)、小肠俞(第一骶椎旁开二指宽处)等专管消化系统的穴位,所以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04刮痧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高于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90毫米永柱,伴有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失眠、心悖等症状,其中头痛及头晕为本病的常见症状;也可见头部沉重、颈项扳紧感。
高血压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40岁以上增高迅速。
中医认为高血压多因精神紧张、忧思郁结,或多食肥甘、饮酒过度,使肝肾阴阳失去平衡所致。
除应用各类降压药物以外,采用刮痧疗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刮痧取穴部位:
1.百会(在头顶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2.天柱(在项部人发际一指宽左右,颈椎正中向外旁开二指宽处)。
3.风池(在人发际一指宽左右,用两拇指从颈椎正中分别往两侧一推,推到凹陷处)。
4.肩井(分别在两侧肩膀的最高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