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过
一日热三分
盛夏即将登场
你准备好了吗
随团团一起来了解防暑知识
学习高温天气下该怎样预防中暑
中暑后应采取哪些紧急处理措施
一起来看这份防暑小贴士吧
↓↓↓
01
什么样的天气算高温?
我国气象学上,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
02
中暑都有哪些表现?
因为夏天温度高,身体产热增加,如果防暑降温措施不足,体内的热量积蓄过多或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紊乱,就会极易发生中暑;汗腺功能障碍、散热功能障碍等也会引起中暑。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是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38℃)情况较轻的中暑阶段。主要表现是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
轻症中暑表现为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摄氏度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但是经过及时救助处理,数小时内也可恢复。
重症中暑除轻症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晕厥、昏迷、虚脱或休克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生休克,危及生命。
03
中暑了怎么办?
出现中暑时,最先表现的症状就是发热,体温可达38℃~39℃,甚至40℃以上。一般情况下,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经过现场救护可以恢复正常,所以遇到中暑,切记不要过于慌张,可掌握以下急救方法:
一移: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头部先用温水敷,后改为用冷水、冰水敷。
三饮:饮用含盐饮料,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补充部分无机盐。
四擦:因高温、高湿、无风,身体散热困难时,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至皮肤发红。
五降:当体温高达40℃以上,中暑者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救治要遵循3个原则:1、快速、有效、持续降温。2、迅速补液扩容。如果难以口服补充液体时,要静脉补液。3、控制躁动和抽搐。同时拨打,医院急诊科就诊。
建议体温在38℃以上、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经初步处理后,医院。
04
防暑小窍门
1.防暑首要是防晒
高温外出应做好防护措施,最好配备好防晒用具,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点防晒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及时补水最重要
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毫升为宜,常温白开水是最适宜的。剧烈运动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饮,可以适当补充淡盐水、糖水、绿豆汤或电解质饮料。
3.空调不宜开过低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居室应保持幽静、清洁、通风凉爽。
4.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外出或劳动归来,忌开足电扇、立即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5.保证充足睡眠
夏日气温高,日长夜短,人体代谢旺盛,容易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既有利于白天投入工作,又能防止中暑。
看完了防暑小贴士,
大家知道如何避暑了吗?
希望大家听了团团的建议
可以摆脱酷暑
清凉一夏????
文字
网络编辑:团委宣传部新媒体运营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