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先锋守好责任田,埋头干实事记

人物档案

耿其勇,汉族,年12月生,云南昆明人,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初始学历大专,后学历本科。工程师职称,持有土建工程二级建造师资格证。现任直管三部副经理。

他是那个工地上裤腿高一脚低一脚,皮鞋沾满泥土,早上还穿白色T恤上趟工地就变成黑色T恤的“不太讲究”的项目经理。

  他是那个早晨在元江接到开会电话,驱车3个半小时赶往昆明,却舍不得回家看一眼孩子,在大雨磅礴的凌晨又赶回工地,让员工给他开门的项目经理。

  他是那个在工期落后,从容对甲方说“决不给你们丢脸”,然后撸撸袖子顶着40多度的高温与兄弟们一起吃盒饭、抢工期,靠实干征服甲方的项目经理。

  ……

对工作近乎狂热的爱,让他独具魅力,那就是总承包人脚踏实地、埋头干事的韧劲;默默耕耘、精于本业的坚持。他就是直管三部副经理耿其勇,工作22年来一共经历过14个项目。最近5年,他带着一支年轻的队伍精耕玉溪市场,做出了一批样板工程,其中,他担任项目经理的玉溪火车站年公租房项目和元江滨江片区棚改项目第四标段荣获省安全文明标化工地、集团房屋建筑十佳结构优质工程。甲方领导、外部单位到工地检查资料、参观现场都认准:总承包公司!

01

干工程稳得住镇得住

耿其勇认为,干工程的要诀是稳。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正所谓:急勿言,急勿行。首先,做事要有准备、有思路,因为管理者随意说话重则影响大局,轻则失去权威。比如,一个工长管理班组,说错的话超过3次,基本就没人会听你的,正确的方法是自己先学、先理清楚,再与人沟通。其次,近年来项目年轻人多,经验资历尚浅,对外协调沟通,不能口无遮拦,有时与甲方的一句玩笑话就会给项目造成损失,所以要“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对于师傅的“稳”,年就跟着耿其勇的林波感受颇深。他开玩笑说:高速公路限速码的地方,遇事再急师傅也不会超一丝一毫,你说稳不稳?而在元江棚改四标段项目,师傅更是将沉稳做事的风格发挥到极致。

提到元江,不得不说它的温度。这是个名副其实的“火炉”城市,3月进入夏季,4月底气温可飙升至40℃,5-6月,白天中午的地表温度可达50多度,这样的气温可一直持续到9月,人在其中,仿佛置身蒸笼,喘口气都是烫的,如果鞋底薄,地面都会烫脚,正午站在马路上可看到滚滚热浪,让人对夏天有莫名的恐惧。项目部负责的四标段有两栋是元江第一高楼,体量最大。其中59栋地处老河道,基础开挖时发现现场情况与地勘情况出入较大,不得不与设计方协商变更为新增棵人工挖孔桩,成孔过程中,发现大型鹅卵石密布,增加了工程难度,工期也将严重滞后;而此时兄弟单位地下室已完工,导致基坑土方外运道路断交,工程推进困难重重。耿其勇镇定自若,当即开会决定土石方由人工及小型挖机配合塔吊吊运,抢早赶晚,全力抢抓工期。

对整个项目团队来说,年的夏天特别漫长。在工地干活,1.7升的杯子每人要喝3瓶水,衣服干了湿、湿了干,不停喝水却很少上厕所,在干项目的2年里,有的人肾结石复发过3次;即使防暑演练举行过多次,每个管理人员身上都装着降暑药,依然每天有两三个人中暑;操作面曝晒在阳光下,热得人虚脱,孔径80公分的桩,挖到3米以下就得由专人负责往里面送风,否则容易缺氧……

在这段时期,耿其勇就像团队的定心丸。每天早晨还没上班,他瘦削的身影就出现在项目现场,目光坚定、站得笔直、信心满满,先整体查看进度,等大家到齐就一一安排工作,待大家各司其职时,他才搬来几块砖稳稳地坐在基坑边,与大家一起顶着烈日,沐浴40多度的高温,紧盯进度、安全、质量,发现问题当场落实,不时给弟兄们递上解暑药、矿泉水,为大家加油鼓劲。由于长期蹲守现场,办公室成了摆设,桌椅落满厚厚一层灰;也因为他爱跑现场,想避暑、偷懒的员工都乖乖坚守岗位,学着他以身作则,在高温中练就耐力、提高效率。终于在35天内完成59栋桩基施工及检测工作。在监理例会上,甲方、总包、监理对项目进度非常满意,答应办理工期延期手续,耿其勇一言不发默默做着笔记,会议结束后,他对对方说:“工期,我们必定全力拼抢,决不给你们丢脸,决不影响元江人民的入住时间。”

言出必行,他随即组织制定赶工计划及实际进度计划,历经8天的苦战,硬是比甲方预定15天完成筏板施工整整提前了7天,甲方、总包、监理都惊呆了,连说:“有老耿在的项目确实让人放心。”在主体施工阶段,项目部也不负众望,以4天一层的进度,让“元江第一高楼”率先封顶,相比各标段实现进度反超。在抢工期的同时,耿其勇还狠抓安全、质量,率先实施的样板区、工序实体样板、交房样板得到相关单位的一致认可。以实绩赢得尊重,为公司赢得掌声。

02

带团队不画圈只给点

耿其勇出身建筑世家,父母都是老八建人,父亲当过兵,记得刚入行时,父亲曾严肃地告诉他:建筑是半军队化的行业,命令下达,就一定要做到;母亲退休前从事财务工作,守制度重计划、细致精确的工作作风让他耳濡目染。带着这些优良传统他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22年,一步步从工长、主工长、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成长为直管部副经理,如今,已成为当仁不让的老师。

耿其勇常说,团队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父母把孩子送到我身边,就要好好引导,不敢说培养成才,一定要培养成人。对于培养年轻人,他有原则、讲人情,从不给他们划定一个圈,让他们画地为牢,而是给一个支点,让他们无限成长。具体地说,就是项目工期制定后,大家分工合作,他会最大限度放权,鼓励大家做事有自己的想法,并同步跟踪,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毫无保留;甲方、监理开会,他会带上工长、技术负责人,让他们提前接触,迅速提升业务能力;现场管理他要求大家必须做好策划、计划、常态化和精细化。元江棚改项目四标段主工长徐广泽谈到师傅那是一个大写的“服”。一次,他在接近午饭时间发现负责的栋号窗台板有些许不平,心想吃完饭后就去给师傅汇报,不料师傅提前知道,马上打电话让他到办公室,检讨、析因、找措施,一谈就到下午3点多,徐广泽肚子饿得咕咕叫,师傅却全然忘记吃饭这回事,硬要把事情解决、做到最好才罢休。这次之后,徐广泽粗心的毛病改了不少。耿其勇不仅会和徒弟们一起“闭门思过”,同时也绝不放过每一次现场教学的机会。一次,他在转工地的过程中,发现泵管从临时道路中间穿过,而工长只用木板在上面搭设了临时通道并未加设防滑措施,工人推沙石经过极为费力,恰好此时工人推着满满一车砂浆过来,耿其勇马上叫来工长亲身体验,工长把车推了个底朝天,场面十分尴尬,耿其勇说:“你才推一次,就觉得不好推,而工人一天要推几十上百次,干工作要注重细节,懂得服务他人。”现场工人听了很感动,从此对他十分尊敬,同时也给管理人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徒弟们都说耿其勇像老师、像大哥、像父亲,他舍得花时间用心培养年轻人,不厌其烦地与他们谈心说道理。林波记得,与员工谈话最长的一次,足足在车上谈了2个白天加一个晚上,饿了就吃压缩饼干。原因是一个新员工对职位分配有想法,很失落、想辞职,耿其勇把安排职位的原因、辞职利弊、以后的路怎么走等一一与他道来,最终仍没能挽留住,两年后,这位辞职的员工再来找到耿其勇,经过社会的洗礼,流露出悔意和感激。他关心员工细到个人问题,欢迎小伙子们带女朋友来工地体验生活,让他们全面了解建筑行业,进一步支持工作;谁买房差钱、家里有困难,他也会带头支援,让大家感到格外温暖。

对员工如此舍得,对家人他却有些“吝啬”。年结婚时,耿其勇担任项目经理的机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至今都没能给妻子一个正式的婚礼。年,女儿出生后,耿其勇长期蹲守玉溪保障房项目和元江棚改项目,最快一个月回家一次,有时晚上回来女儿已睡着,早上没醒他又要走,相处时间极为有限。一次,好不容易有时间带女儿下楼玩耍,刚走到楼下,女儿就哭着要回去找妈妈,耿其勇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样的愧疚之情发生在生活的各处,几乎俯拾皆是。车买来后已经开了14万公里,而妻女坐在上面享受家庭温馨的路程不足0公里,陪家人的时间远不及钢筋水泥。

如今,一批当年跟着他干玉溪保障房、元江棚改项目的毛头小伙已能独当一面,贾欢已担任直管三部主任经济师,林波已成长为项目经理,材料员李永峰、工长徐广泽、汤顺雄已是工地上的得力干将……说到这些,他严肃的表情才露出一丝笑意。

(编辑:杨丽娟投稿、荐稿邮箱:zcbdwgzb

.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jc/7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