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middot吐蛔篇暑

专科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上津国医社

临证指南医案

1

《临证指南医案·卷四吐蛔篇》

席 脉右歇,舌白渴饮,脘中痞热,多呕逆稠痰,曾吐蛔虫。此伏暑湿,皆伤气分,邪自里发,神欲昏冒,湿邪不运,自利黏痰。议进泻心法。

半夏泻心汤。

2

吐蛔,渴饮,脘中痞热,呕稠痰,神志昏冒,下利稠痰,舌白,右脉歇。

3

暑热伤气,湿蕴成痰。

4

暑热侵袭机体,热闭于体内,损伤中阳,脾胃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中气虚弱,故胃脘痞热,上扰头目则神昏,暑伤气津,故舌白渴饮、脉歇;暑湿郁阻气机升降,故吐蛔;湿邪内阻,水液不运,聚则成痰,气机不畅,故呕逆、下利稠痰。

5

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6

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黄连、黄芩清泻暑热,苦以燥湿,干姜温中回阳,甘草、人参、大枣甘温补中,以复胃气。

1.半夏:归脾、胃、肺经。辛,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本草新编》:无论火痰、寒痰、湿痰、老痰与痰饮、痰核、痰涎、痰结、痰迷,俱可用,但不可治阴火之痰。

2.黄连: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本草新编》:黄连,味苦,寒,可升可降,阴也,无毒。入心与胞络。最泻火,亦能入肝。大约同引经之药,俱能入之,而入心,尤专经也。止吐利吞酸,善解口渴。

3.黄芩: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本草新编》:黄芩,味苦,气平,性寒,可升可降,阴中微阳,无毒。入肺经、大肠。退热除烦,泻膀胱之火,止赤痢,消赤眼,善安胎气,解伤寒郁蒸,润燥,益肺气。

4.干姜:归脾、胃、肾、心、肺经。辛、热。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干姜味辛温···肠下痢,治寒邪之在肠胃者。

5.大枣:归脾、胃经。甘,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本草经解》:气平.味甘.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6.人参:归脾、肺、心经。甘、微苦,平。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本草经解》:人参气微寒.味甘.无毒.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7.甘草:归心、肺、脾、胃经。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神农百草经百种录》: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甘能补中气,中气旺则脏腑之精皆能四布,而驱其不正之气也。

文章编辑:黎佩银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果存在使用不当情况,请随时和我们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zz/94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