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一个非常容易中暑的季节,那么在夏季的时候中暑要怎么预防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吧。
夏季为何容易中暑?中暑是指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这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交搭重叠出现。
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下,中暑后轻则出现多汗、头昏、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昏厥或痉挛,威胁生命。
促使中暑的原因重点看这里~
1)环境温度过高:人体可获取热量。
2)产热增加: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
3)散热障碍:如湿度过大、过度肥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等。
4)汗腺功能障碍:见于硬皮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等。
(图片来自网络)
中暑后,如何急救?1、若中暑者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苏醒,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者应及时送医就诊。
2、降温治疗
(1)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使其平卧,头部抬高,脱去衣服,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
(2)对无循环虚脱的中暑患者,可进行头部冷敷,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将躯体浸入27-30℃水中传导散热降温。
(3)对循环虚脱者,可采用蒸发散热降温,如用15℃冷水反复擦拭皮肤,同时用电风扇、空气调节器散热,但应注意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感冒。
3、补充液体:喝凉盐开水或其它的清凉盐水,以起到既降温、有补充血容量的作用。如果患者不能饮水,可静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毫升(可根据具体情况掌握用量)。
(图片来自网络)
夏季出行做好准备,防中暑!中暑的死亡率介于20%-70%,50岁以上可高达80%,因此,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准备带上充足的水。有慢性心血管、肝肾疾病和年老体弱者不应从事高温作业。在高温环境中停留2-3周时,应饮用含钾、鎂、钙盐的防暑饮料。另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一定要备在身边,如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应穿宽松透气浅色服装,适当补充防暑饮料。
看过这些中暑急救和预防中暑的知识,你觉得有用吗?夏季出行,尤其是三伏天,一定不要中暑哦!
(转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