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癌症不是用来治的,而是用来防的!
CCTV13新闻频道的报道《我国首次发布肿瘤发病情况登记年报》,最有具威胁性的癌症是肺癌,然后女性其他主要肿瘤还包括乳腺癌(有乳腺问题的朋友要注意了)、胃癌、肝癌等,男性其他主要肿瘤死亡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等,这些问题要多注意。
我们都要知道,肿瘤不是用来治的,而是用来防的!女性身体像个精美的机械,优美的同时又让女性容易患有乳房或子宫方面的疾病,若有这方面的症状,尽早调理才是上策,上医治未病,需知它们都有转化为肿瘤的可能性。
2、黄帝内经:体寒是癌症的温床!
从黄帝内经看癌症:
俗语讲“擒贼先擒王”,《黄帝内经·灵枢篇》里头记载:“肠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
上面这段话是说我们肠胃之间如果出现了这种寒温不调的、寒多热少的情况,那么这时候影响了我们肠胃功能,邪气就停留在这里,然后导致气滞,这个气一凝滞,气血不循环,那积聚就生成了,而积聚就是肿瘤滋生的土壤!
临床上发现癌症患者中寒性体质的人占到70%左右。对女性来说,子宫肌瘤、子宫癌、乳腺癌无不与体寒有关。归根结底一句话,体寒是万病之源,体寒的表现就是怕冷,从体质上讲就是我们常说的阳虚体质!
3、寒则积,积则癌!
中医上有“十人九积之叹”,不夸张地讲,人的各种疾病包括癌症无不与“积”有关。积是意思其实与“於”类似,由于“於”我们曾多次讨论过,所以这里我们从“积”的角度来分析。
积分主要为:气积、血积、水积、食积、痰积、酒积、肉积,其中,气积伤肝,血积伤血管,水积伤肾,食积伤脾胃,痰积生大病!积的产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黄帝内经》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意思是说,寒邪从皮毛进入经络、肠胃募原,导致血脉瘀滞或津液停聚,日久成积。
②《黄帝内经》云: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暴饮暴食使得肠胃络伤而出血,瘀血内停而成积。
③《黄帝内经》云:“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意思是说外受寒邪的同时又忧思太过,导致气血逆乱,津液输布失常而成积。
总之,寒、气、瘀、水互相搏结而形成积聚,所以积聚就是寒凝、气滞、血瘀、津停互为影响的四个环节导致的,其中又以“寒”为先锋,为万病之源!
4、艾灸可从根本上防范肿瘤!
曾经央视4套这样报道过艾灸:艾叶中硒含量很高,是公认抗癌植物芦荟的10倍,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的效果。艾叶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植物本体具有药效,而且其燃烧时产生的短波辐射还具有超强渗透性!
艾热可以穿透皮肤进入脏腑,这是其它任何物体燃烧都没有的特性,天下独一无二,故而我们才用艾来作为施灸的原材料。而艾的温热及药效,通过穴位进入经络,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祛除寒湿於,激发人体自愈力。
但与其说艾灸能治疗癌症,不如说艾灸可以明显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因为癌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破坏人体的免疫力,而艾灸正是调整人体平衡和提高免疫力的,虽然不可能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但足以延寿和使人体机能的恢复!
防范肿瘤,调理癌症,基础取穴:1、命门、肾俞命门,督脉腧穴。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督脉。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脊骨内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体表督脉,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
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等。
命门穴在腰部,可以壮腰补虚、温补脾肾,可以治疗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乐、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癲痼、惊恐,手足逆冷。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经常搓擦命门可强肾固本、湿肾壮阳、延缓衰老。
2、肾俞穴肾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肾的背俞穴。肾,肾脏也。俞,输也。本穴名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3、中脘穴中脘,任脉腧穴,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中间也。脘,空腔也,这里指的是胃部、胃腑。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
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配百会、足三里、神门,治失眠、脏躁;
配膻中、天突、丰隆,治哮喘;
配梁丘、下巨虚,治急性胃肠炎;
配肝俞、太冲、三阴交、公孙,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配上脘、梁门,治胆道蛔虫症;
配气海、足三里、内关、百会,治胃下垂。
4、神阙神阙,任脉腧穴。化莫测为神,阙指要处,穴当脐孔,是处胎生之时,连系脐带以供胎儿之营养,故又命蒂。名之神阙,是因胎儿赖此宫阙,输送营养,灌注全身,遂使胎体逐渐发育,变化莫测,因名神阙。
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配三阴交,治五淋;
配公孙、水分、天枢、足三里,治泄痢便秘、绕脐腹痛(脾肾不和);
配长强、气海、关元,治脱肛、小便不禁、肾虚不孕症;
配关元、气海,治中风脱症。
5、关元穴关元,任脉腧穴,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的募穴。关,关卡也。元,元首也。关元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关卡不得上行。本穴物质为中极穴吸热上行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水湿被冷降于地,只有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上行,本穴如同天部水湿的关卡一般,故名关元。
功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配阴陵泉、带脉,治赤白带下;
配子宫、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崩漏;
配大肠俞、曲池,治脐周作痛;
配天枢、气海,治腹胀肠鸣、泄泻。
6、足三里穴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理肝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配上巨虚、三阴交,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全切除术;
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配脾俞、气海、肾俞,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虚慢性腹泻。
7、涌泉穴涌泉,属足少阴肾经。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
昏厥、中暑、癫痫、小儿惊风等急症及神志病患;头痛,头晕;咯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便秘;足心热;奔豚气。
如果坚持每天推搓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
按摩、艾灸后会出现口干、小便增多及味臭等现象,属正常反应。若口干舌燥现象明显,则要减少艾灸的次数或缩短施灸时间,也可饮用少许淡盐水。
那么要防止癌症的发生,我们除了艾灸以外,我们还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防癌,单艾灸是不行的,因为癌症是环境、习惯与遗传共同导致的!
南橘北枳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本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会为枳树,果实也变得又小又酸,可见生物是会因环境而发生变异的。植物会因环境变异,难免的,人也可能会因环境而变异,肿瘤何尝不就是种变异呢?
有个悲伤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有一个家庭,大儿子考大学考到外地,一直在外地上学,毕业后也就留在外地工作了。而小儿子是一直在母亲身边的,后来母亲患癌症了,紧接着,小儿子也患癌症了,而大儿子却没有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癌症的出现有遗传因素在里边,但是不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可能起了更大的作用。是的,我们要记住癌症不仅取决于遗传因素,更取决于容易接触到致癌物和促癌物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
其中,乳腺癌、肺癌、肝癌、食管癌、子宫颈癌以及结直肠癌等,受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之大!故防癌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早睡以涵养气血,早起以升发阳气,按时进食以补充气血,适量运动以活气活血,诸如此类,这些甚至比艾灸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