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夏天悄悄来临
带来了骄阳~
旁友,感受到我热情如火的爱了嘛~
今年份的雨
不知道大家感受如何
反正小仪圆每日仿佛在接受自然的沐浴
随着各地梅雨季的结束
取而代之的是
“太阳当空照”
随之而来的是
夏季最常见疾病——中暑
下面快和小仪圆一起
来了解一下“中暑”君吧~
中暑
是什么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大气温度升高大于32℃、湿度较大、对高热环境不能充分适应及工作时间长、剧烈运动或军事训练,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
中暑
为什么
通常,发生中暑的原因有:
(一)环境温度过高,人体能从外界环境获取热量;
(二)产热增加,重体力劳动、发热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应用某些药物使产热增加;
(三)散热障碍,如湿度大、肥胖、穿透气不良衣服和无风天气等;
(四)汗腺功能障碍,人体可抑制出汗。上述因素会促发和导致中暑。
中暑
如何判断
1.先兆中暑的症状为: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
2.轻度中暑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或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如果还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说明中暑严重,应紧急处置。在急救的同时,医院治疗。
中暑
怎么办
1.应当迅速地把患者搬离高温场所,最好选择附近通风阴凉处,然后让患者平躺并解开衣服扣子,同时让其双脚提高,这样有利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2.给患者降温用冷毛巾捂住患者额头,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擦拭全身,然后用扇子或者电风扇吹风,以加速散热。要注意适度,以免造成患者感冒。注意:不要快速地给患者降温,当患者体温降至38℃以下的时候,就要停止吹风洒冷水等强制性降温方法。
3.如有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症状,可服用藿香正气水(或胶囊)。
4.若患者清醒,无恶心、呕吐,应为其补充含盐分或小苏打的清凉饮料。注意:不宜大量补充水分,不然会引起腹痛、呕吐和恶心等不适症状,不宜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料。
5.失去知觉患者的急救措施。若患者已经失去知觉,可以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使其恢复意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6.重症中暑病人的急救措施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的患者,必须立即拨打送院治疗。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使患者平卧,头向后仰,以保持呼吸畅通。
7.应该使用担架搬运重症中暑病人,在运送过程中用冰袋冰敷在患者额头、后脑勺、胸前、手肘窝以及大腿的根部,以在搬运过程中达到降温的效果。
中暑
小儿怎么办
为便于明确小儿中暑的概念,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建议将小儿中暑分为婴儿中暑和年长儿中暑。
婴儿中暑
1.婴儿闷热综合征(IMS):常发生在6个月以内婴儿,多在农村。可表现为高热(达41℃以上)、缺氧、窒息、大汗淋漓、脱水、休克、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可在短时间内呈垂危状态。
2.婴幼儿捂热综合症:临床表现为高热、出汗、呼吸加快、心率加速、易激惹,烦躁或嗜睡,可出现痉挛、惊厥。
年长儿(2~3岁)
(1)超高热型:这一类患儿可表现为无汗、皮肤干燥灼热,并有烦躁、寒战、苍白、心跳和呼吸加速,甚至出现痉挛或惊厥,进入昏迷状态。
(2)热衰竭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面色苍白、乏力及肌肉痉挛、意识淡漠、运动失调,可出现晕厥。由于高热、大量出汗,体液中水与氯化钠大量丧失,呈现严重脱水征;尿少、舌干、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迅速发生虚脱或休克。可先后并发DIC及急性肾衰竭。
上述两型可以相互转换,可以单独表现为高热无汗:也可高热大汗后停止排汗,使体温再度升高;也可混合交叉出现,使病情复杂化。
(3)热痉挛型:出汗丧失大量氯化钠而又未及时补充时,可引起肌肉(腓肠肌)疼痛及痉挛。
此外,小儿在烈日下曝晒过久可引起日射病,头部温度可达40~42C,而腋温正常。患儿可感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或突然晕倒。
以上情况均属于小儿中暑,请家长及时观医院进一步治疗。
婴儿中暑的降温措施
迅速解开包被降温,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被。因其为幼小婴儿,温水擦浴宜轻柔,时间不宜过久。
小儿中暑措施
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是治疗中暑的一项急救措施。迅速将患儿安置于阴凉通风处,有条件者亦可转移至空调房中。先用温水再用冷水毛巾擦浴全身。对于体质较好、年龄偏大儿童亦可用井水、冰水或35%乙醇浸湿毛巾擦浴,并不断按摩四肢,以防周围循环不良。擦浴时应用电扇吹风及在头部、额部、两侧颈部、腋下腹股沟处置放冰袋,应观察患儿有无寒战反应,不能强行过急过猛进行。
一般主张慎用退热药。中暑引起的高热主要是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使用退热药达不到退热目的。
家长要教会小朋友,遇到紧急突发状况时,要及时寻找大人求助,不要害怕,更不要盲目施救延误时间。
无论何时何地发生中暑时,除上述急救措施可依据情况选择外,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治疗。
中暑
预防做到位
1.保持凉爽
选择轻便、浅色、宽松的衣服,室内保持凉爽,尽可能呆在有空调的地方。如果家里没有空调,可以去商场或公共图书馆乘凉。
2.仔细安排户外活动
天气炎热时,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较为凉爽。或者在活动一段时间后,注意在阴凉的地方进行休息。
3.调整户外运动的强度
在热天建议减少锻炼。如果锻炼过程中,出现心跳加速、喘不过气、头晕、心慌等情况,需要停止运动,寻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及时休息。
4.涂防晒霜
晒伤会影响身体的降温能力,引起脱水。如果必须到户外去,需戴一顶宽边帽,戴一副太阳镜,在外出前30分钟涂上防晒系数为15或更高的防晒霜,以保护自己免受阳光的伤害。
5.仔细监护婴幼儿
与儿童一起旅行时,切勿将婴儿、儿童留在停放的汽车内。离车时检查,确保所有人都下车,不要忽视任何在车里睡着的孩子。
6.合理饮食,保持身体的水分
(1)多喝水:及时喝水,补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2)远离含糖或含酒精的饮料:这些饮料不但不解渴,反而会使身体丢失更多液体;喝冷饮还会引起胃痉挛。
(3)补充盐和矿物质:大量出汗会流失盐和矿物质,运动饮料可以帮助补充汗水中流失的盐和矿物质。糖尿病患者或者高血压患者需要限制盐分控制,遵医嘱饮用运动饮料。(4)高温天气,饮食要清淡,不适合吃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可以准备一些防暑降温的食物,比如绿豆汤等。
(5)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