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大范围高温,广大小伙伴们表示离烤肉只差一撮孜然。这样的天气里小绿甚是担忧大家会出现或遇到中暑的情况,严重时,其死亡率很高。为了大家能够充分理解为什么会有中暑,中暑有什么表现,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和预防中暑故而贴心地送上此篇科普,望大家认真阅读啦!
中暑就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
简单地说,当气温过高以及闷热的环境中,工作时间过长或者进行剧烈的运动,而又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暑措施,就会中暑。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军事训练等以及在闷热的环境中久留,以及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等均会加大中暑发生的概率。
当患者在上述环境中停留较久,就会出现多汗、口渴、全身疲乏、心悸、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等症状,此时患者的体温可以正常或略高。这就是发生了先兆中暑,此时只需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给患者喝一些运动饮料或者盐开水等,就可以很快的缓解过来了。
如果患者出现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却没有继续救治的话,症状继续加重,体温升至38℃以上。再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甚至面色苍白、皮肤四肢湿冷、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时,就发展成为了轻症中暑。此时应立即将患者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安抚患者情绪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或运动饮料可有体外降温。再加上冷水浸浴等也能很快缓解。
生活中多见的是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若此时未及时将患者撤离高温环境或和对患者进行治疗,便会发展为重症中暑。
热痉挛常常是重症中暑的第一个表现。因为大量出汗带走了过多的水分和盐分,造成患多汗、头痛、头晕,肢体和腹壁肌群痉挛(即抽筋),同时伴有肢体疼痛和腹痛。如果没有继续治疗,水和盐继续丢失,造成了血压顽固性下降、神志模糊、眼窝凹陷等表现时,患者就发展到了热衰竭阶段。
此时,除采用和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相同的治疗外,还应立即向患者喷洒冷水降温,将患者放置在稳定侧卧位,同时呼叫“”。
若患者继续在高温环境中持续停留,大量的水和盐分丢失,同时因为热量的蓄积损伤大脑、心脏等器官,以致出现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超高热(40℃),脉搏快速,口齿不清、不省人事等症状时则发展为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未经治疗的死亡率几近70%!
一旦出现热射病的相关症状,应当立即呼叫“”求助,同时,应当立即用凉水向患者喷洒降温。同时还应该将患者置于稳定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不要给与患者任何饮食,以免发生呛咳和误吸。如果患者出现心肺骤停,应当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何种类型的中暑,都不应使用藿香正气水及其他一切含酒精的药品,因为酒精会加重出汗。同时十滴水、人丹等药品,因含砷、汞(水银)等有害元素,也不宜使用。
对于中暑,我们最好还是要做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采用了如下的预防措施后,发生中暑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穿宽松浅色透气衣服,注意防晒,戴遮阳帽。
注意天气,炎热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11:00~15:00暴露于阳光太久。气温高于40℃时应当停止户外活动。
注意改善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的生活环境,加强对他们的照护。
高温环境工作时,可适当多饮用含盐防暑饮料,同时要注意休息。
中暑患者恢复后,数周内应避免高温环境下剧烈活动。
到这里,小绿关于中暑的科普结束啦,希望大家在阅读后有所收获,用得到的知识照顾好自己同时也积极帮助他人。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于学忠.协和急诊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3]朱大年,王庭槐.生理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图片源于图片搜索
作者:苏珈仪河北医科大学急救队届队长
本文已通过急救队专业审核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