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入伏以来,安徽多地持续高温,安徽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预警,全省进入橙色和黄色预警状态,“盛夏烤验”全面升级。
从7月中旬开始,江浙沪皖地区先后进入了高温区,算起来,到22日,合肥已连续8日达标高温线。
民间有俗语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在这个全年中最热的节气里,高温酷热是最突出的特点。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未来一周,我省维持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午后山区局部地区易出现分散性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对流性天气,最高气温普遍为37-39℃,局地可超过40℃。而这一波“高烧”天气或将持续到月底。
天热,才知道
“哪凉快在哪呆着”
绝对是句至理名言
恨不得全天泡在水里
天太热,
段子手们纷纷上线
而下面这件事,
真不是段子
7月16日中午,
嘉兴平湖一个骑电动车的女子遭遇车祸,被撞倒在地。由于衣服穿的少,地表温度高,倒在地上半天没起来的她,又被烫伤了……
伤害总是这么突如其来的!
被撞倒在地的女子
直到救护车赶到送去救治,这位18岁女孩的脸部,手臂,腿部等多处被烫伤,此外,因为她整个人都躺在地上,身体很多地方甚至起了水泡。
接触地面的肌肤被烫伤严重
“躺着没知觉,到医院才有知觉”,女孩事后说,自己都不知道在地上躺了多久。
据一位气象台工程师介绍,在这种高温天气下,柏油路的地面温度往往会达到60℃以上甚至70℃。
这是什么概念?
放上牛排也能到5分熟的标准啊!就连碰瓷的摔倒后都得急着爬起来吧!
这些东西不起眼,很烫人!
在高温天,走在路上摔倒最大的危险可能不是摔伤……而是烫伤!
但如果你以为只要不摔倒在地,就能避免室外烫伤,那也是想的简单了!除了这柏油马路,还有一些东西不那么起眼却烫的很,轻易碰不得!
地灯
7月1日晚上,福州的黄女士带着儿子买完东西准备回家。结果,儿子一不小心跌倒,手本能地摁在地面上,可刚好摁到亮着的地灯,被烫得哇哇叫,没过一会儿就起泡了。
黄女士说,当晚儿子被烫伤后,她也尝试着碰了地灯一下,立马烫得缩回手。
用温度检测器检测,这些地灯温度直线飙升到℃
金属制成的铁板等
前些日,沈阳发生过一起“真?铁板烧”事件。两岁的小辉在工厂院子里玩时,光着脚踩到了铁板上,“嗷”的一声惨叫,只见小孙子坐在一块铁板旁的地上,嗷嗷的哭。爷爷走过去一看,孙子光着小脚丫,脚底板通红,爷爷问怎么回事,孩子说“烫”。医院,孩子两只脚底板全都起满了大水泡,医生诊断浅二度烫伤。
好心疼!!据说当日温度34度,地表温度接近50度,而被太阳暴晒后的铁板至少有70多度!!在夏季的室外,这类金属制成的铁板器材等特别容易造成皮肤烫伤,尤其是孩子嫩嫩的肌肤!
塑料健身器材
事实上,塑料健身器材的“火热程度”,真心不输于金属。
空调外挂机
据检测,中午12点时塑料滑梯的表面温度就达到了63.7℃。
天气热,每家都开空调。空调外挂机冒出的热气,也是烫伤的一大凶手。
一般这些空调的外面也不会有什么安全遮蔽的罩子,烫伤孩子(特别是调皮的孩子)都是分分钟的事儿!
汽车引擎盖
据估算,室外温度35的情况下,车子一小时的暴晒,引擎盖温度就会高达50℃以上。
石凳
随处可见的石凳,暴晒后温度可达到41度!
大家可不要为了休息,一屁股就做下去,会烫到你弹起!
夏季气温升高是室外烫伤的高发期,高发的原因一是因为热,物体表面温度高,二是人们穿的比较少,皮肤外露较多,一旦与热源接触,很容易造成皮肤烫伤。
不幸烫伤了,咋办?
防不胜防!如果一旦发生了这种烫伤,先别慌,现场急救非常重要。周到君这就跟你叨咕一下!
医院?错!
一位烧伤科医生说:“错,那样做实际是延误了最佳的早期救治时间。”
在烫伤的第一时间,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用冷水局部降温,就是就近找来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迅速将局部热量散去。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烫伤程度,处理及时可以把深二度烫伤降低为浅二度烫伤。
不要着急撕衣服
烫伤后,如果身上有衣服不容易脱掉,你可以一边用冷水冲,一边用剪刀剪开衣服。不要着急把衣服撕掉,这很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大概持续冲洗个20到30分钟,差不多直到没有痛与热的感觉后,再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等轻轻遮盖烫伤部位,医院救治。
最后要记住如果烫出了水泡,千万不要自己忍不住捅破它,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理。
求求你,别用“土办法”
有人在烫伤时还习惯涂酱油、面酱、牙膏等等,这些“土办法”都是不!可!以!的!
学术上解释:这些东西反而会对破损部位组织有溶解作用,也加深创面,也容易引起创面感染。
这就跟你发烧,但是非要捂汗……结果捂到虚脱是一个后果!大家,还是要相信科学。
全国最热!陕西持续40度桑拿天2天2名民工猝死,疑似热射病,民工楼梯上倒地身亡。
7月21日凌晨1时许,西安城南杜城村内,一男子倒在二楼的楼梯上。其工友拨打后,急救医生迅速赶往现场,男子穿着工服,已陷入了昏迷。医院后,虽全力抢救,但仍不幸死亡。
记者多方了解到,男子姓杨,今年40多岁,汉中人,是建筑工地上的木工。其工友称,他们20日上午从7时许开始上班,一直工作到中午12时许,中午休息了两个小时,下午2时至4时继续上班,晚上回家,谁知他竟倒在离租住屋仅几米的楼梯上。而工头则称,早上他上了一个多小时班,看着不对劲儿,就让回去了。医生初步怀疑男子是热射病死亡。
烈日下,五旬男子街头猝死
7月20日中午,从陕南来西安打工的一个中年男子在雁环中路突然倒地,不幸猝死。
附近商户说,当日中午,她看到马路对面躺了一个男子,有几个人给他撑着一把伞,“警察过来后就给他做心腹按压,但是好像没有作用了。”随后,警方对现场进行勘查。
据警方透露,死者今年50多岁,陕南人,系突发疾病意外身亡。据死者的表外甥说,他们今年刚从老家来西安打打零工、干点杂活,为了多挣些钱,虽然近期酷暑难耐,但是仍不断地做活谋生,事发当日他没有一起去做活,没想到表舅在干完活回来的路上发生了意外。随后,医院将遗体拉走,死亡具体原因还在调查。
中暑不是小事,千万别大意
夏天最常见的是中暑,别以为中暑是小事,据了解,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约为41.7%。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当先兆中暑时,你会感到头晕眼花、体温有所升高,胸闷或者有呕吐感;当轻度中暑时,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博快速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这时,要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补充淡盐水等清凉饮料。可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或服用藿香正气水等。如果出现神志不清,体温达到“发烧”状态,判断为重症中暑,这时切不可大意,以为只是普通中暑,因为我们经常听到的热射病即为重度中暑的一种,严重可导致死亡,此外重度中暑还包括热痉挛和热衰竭。出现重度中暑,需及时送医。
室内外温差大,警惕心脑血管病急发
每年夏季都有人因为高温活动后突发猝死等事件,大部分患者为心源性猝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巩晓宏表示,夏季因为天气炎热,人体体表血管明显扩张,血液集中于体表,心脏、大脑血液供应量相对不足;从室外进入空调房间时,由于气温骤降,血管收缩,可导致血压升高,血压波动使心脑血管疾病加重,诱发急性事件,建议有中间温度过渡一下;另外,高温天气出汗多,容易造成身体大量失水,血液凝固性增高,易形成血栓,从而诱发心绞痛、心梗。
说了这么多,真不是为了吓你!
这么热的天儿,愿大家路走的稳稳的,
还有那些暴露在室外的高温器材也别轻易碰……分分钟烤熟你!
来源:周到上海APP、嘉兴新闻频道,辽沈晚报,健康时报、安徽气象局等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