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拉提醒您三伏防中暑

小暑到处暑之间,暑气流行,时当长夏。“长夏”又称“伏”,五行家命名为“土”。按五行划分,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有了长夏的土王,木、火、土、金、水的相生关系就可以自然循环了。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春、夏、秋、冬四季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顺生。但由夏到秋则为火克金,金畏火克,故潜伏土中而不敢出来,“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秋天属“庚辛金”,所以“入伏”要从“庚日”开始。温度最高在夏至后二十天以后,所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年7月12日庚子)开始。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年三伏:初伏:年7月12日至年7月21日中伏:年7月22日至年8月10日末伏:年8月11日至年8月20日

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须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顶时不宜出门,勿做剧烈的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

若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中暑先兆,应速至阴凉处,解开衣服,冷敷头部,饮用清凉饮料,并服用人丹或十滴水。遇有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中暑,医院抢救。

防受凉:

在酷暑难当的夏天,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贪凉饮冷和贪凉露宿以及过吹穿堂风。

 淋雨后要及时更衣,注意保暖。电风扇不可开得过大、过猛或对人直吹,冷气调温不可过低,室内外温差不可过大,老年人不宜长时间生活在冷气环境中。夜晚睡眠时,应关上电风扇和冷气机,并盖好腹部。

防伤湿:

三伏正值古称长夏季节,此时降雨不断,水分上腾,潮湿充斥,空气湿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湿热交蒸,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

  此时要格外注意饮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并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其时阳散于外,阴伏于内,外热而内寒。如因天气外热而恣食雪糕西瓜冰镇饮料等寒凉生冷之物,极易造成阴寒内凝肠胃,导致阴盛格阳外散,出现汗出如油、腹痛腹胀、饮食不下、大便不通、虚脱乏力等症状。此时亟当温中回阳,切不可消炎清热。

在三伏期间,如出现冷汗、虚脱、腹痛等中暑症状,可服生化汤加味解之:

黄芪3,党参3,白术(炒)3,茯苓3,炙甘草3,干姜2,黑附子1(单位:克)

以开水泡服代茶饮,中暑时及时饮用,不但解渴,且能迅速恢复体力。如能提前服用,更有防暑降温之用。

养在平时,三伏尤宜。

顺应自然,晚睡早起。

少食生冷,午后小憩。

运动适量,汗勿淋漓。

心态平和,乐观大气。

赞赏

长按







































南京白癜风皮肤病研究所
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yy/7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