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知了已在窗外“吱吱”地叫着,地面也蒸腾这丝丝热气,户外气温更是高达30多度,这时候宝宝可是非常容易中暑呢!3-6岁学龄前的宝宝最喜爱在户外玩耍,因而中暑的机会也比较大。这时候该怎么办呢?爸爸妈妈要了解宝宝中暑的表现,学会紧急处理措施,才能缓解宝宝的痛苦!
中暑的症状有哪些在什么情况下,妈咪们需怀疑小朋友有中暑的情况呢?如果您的小朋友量肛温或耳温超过39甚至40度(不建议量腋温或口温,易低估实际温度),同时合并下列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1、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2、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3、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4、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
百科1-3幼儿常见疾病
小儿中暑如果宝宝虽然很热,但可能不流汗,这就是小儿中暑的典型症状。当家长们发现小儿中暑后,建议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并且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给宝宝降温。
中暑的症状有哪些在什么情况下,妈咪们需怀疑小朋友有中暑的情况呢?如果您的小朋友量肛温或耳温超过39甚至40度(不建议量腋温或口温,易低估实际温度),同时合并下列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1、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2、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3、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4、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
中暑了怎么办A、中暑后如何急救
一旦发现宝宝有中暑的症状,你也不要惊慌,只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宝宝的情况就会好转的。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让宝宝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宝宝的衣服己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3、快降温,使宝宝的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是: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或给宝宝洗温水浴。
4、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每隔10到15分钟给予一些不含咖啡因清凉饮料,但有呕吐或意识不清者勿给。也可让宝宝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也可以掐宝宝的人中穴、内关穴以及合谷穴,或者身边有带针之类的物体,可先将其用火消毒,然后用针浅刺人中,并挤出血滴,这两种方法对于大汗虚脱的宝宝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6.立即送医治疗。
B、中暑后不能吃什么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
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小儿中暑是由什么引起的1、保暖过度,尤其是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家长怕孩子受凉,一味地给孩子加衣保暖,导致幼儿体液减少,盐成分丢失,细胞脱水,容易发生中暑;
2、幼儿在炎热的环境中饮水量不足;
3、是幼儿在热环境下活动过多。
如何预防幼儿中暑即使新妈妈也知道,天热的时候应该给宝宝少穿一点,多洗澡,但宝宝还是经常长热痱,乃至患上脱水症,看来是度”掌握得不合适。妈妈应注意这样几点:
不要总以为宝宝太小,地抵抗力弱,舍不得”给穿得太少生恐会伤风。其实,在炎热的时候,成人穿多少,小孩就应该穿多少,只要宝宝的小手和小脚摸上去不凉,就表明穿得比较适度。
宝宝的小肚皮比较薄,因此易着凉,引发拉肚子,妈妈最好给胸腹带上个小肚兜,尤其是睡觉时。
虽然要给宝宝穿得少一些,但小脚心一定要注意一下保温,因为宝宝的脚心于大人不一样,对于温度十分敏感。如果着了凉,就会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痉挛,诱发伤风感冒,甚至支气管炎。
宝宝衣物、被单和枕巾要勤洗勤换,只要被汗污染就应赶快换掉。
天热汗多时,每天至少应该洗4—6次澡,只是早晚洗澡可能并不够。因为过多的汗液若不及时清洗掉,尽管穿得再少,皮肤也会照样长热痱。
专家叮嘱:衣着要宽松、柔软、衣料以薄薄的全棉纱类为佳,即可使宝宝的皮肤免收刺激和过敏,又可因汗液容易被吸收而感到身上凉爽,千万不要给宝宝用易使皮肤受到刺激的化纤类物品。
预防中暑要合理饮水
预防中暑药鼓励孩子活动多时要鼓励他们多饮水,可以饮用少量淡盐水
带孩子外出有哪些防中暑措施一些家长误以为孩子体内缺乏某种元素,在三十五六度的高温下带孩子晒太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夏季外出必备
防晒霜:最好随身携带SPF值在15以上的防晒霜。
帽子:最好是帽檐很大可以耷拉下来遮住孩子的耳朵和脖子的那种帽子。
凉鞋或凉拖鞋
小贴示:家中必备的六类防暑药
藿香正气:能散热解暑、解毒辟秽。主治中暑、腹痛泄泻、痢疾等症。分为胶囊和口服剂两种,一天服用两次,儿童减半。
人丹:含有薄荷脑、桂皮、冰片、砂仁、泡姜、人造麝香等,具有开窍安神、清热祛暑、解毒辟秽之功效。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胀、恶心呕吐、腹痛泄泻等症。成人每次口含5-10粒,儿童适当减少。因感冒引起恶心等症时,不要服用人丹。
清凉油:头痛头晕时,取少量涂于印堂穴和太阳穴,能提神醒脑,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有轻微的烧伤、烫伤时,取少量涂于患处,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注意外擦时要远离眼睛,一旦进入眼睛速用清水冲洗。
十滴水:适用于夏时中暑、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患者,成人每次取十滴水10-20滴滴入一杯白开水中,搅匀服下。烈日下劳作、旅行时,凡有烦热之感,均可口服十滴水,能消暑解热。儿童用1-2瓶倒入洗澡水中,可防治小儿生痱子。
风油精:能清暑解毒,利湿除烦,镇痛驱风。可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昏头痛,夏天夜晚因贪凉引起的腹痛等。对头昏头痛可外涂少许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
六一散:主治夏日中暑、身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灼热。每次6-9克,泡水当茶饮。购买时要注意,此药为粉末状,不是胶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