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中科优惠治疗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4/5786050.html
天津蓝豹救援队温馨提示:
高温天气,注意出行
中暑急救六大法
?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三促。将病人置于4℃到18℃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四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的角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五擦。4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分钟至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至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六服。取十滴水2~3滴,加适量温水灌服,或内服仁丹两三粒,也可起到作用。
中暑急救处理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四大中暑高危区:太阳底下曝晒的汽车;海滩;露天场地;闷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
(一)常见的中暑原因: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二)中暑分类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C。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2.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C。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重度中暑还可分为:
(1)中暑高热(热射病)
即体内大量热蓄积导致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无汗、高热,体温超过40度。
(2)中暑衰竭(热衰竭)
体内没有大量积热,中暑者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
(3)中暑痉挛(热痉挛):与高温无直接关系,发生在剧烈劳动与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导致血钠血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口渴尿少,但体温正
(4)日射病:即强烈的阳光长时间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神志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正常或轻度增高。
(三)中暑的紧急救护:
中暑发生后、应在现场及时迅速地开展抢救工作。
1.首先应尽快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并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
2.人工降温迅速采用降温措施,如用冷水毛巾敷额部或用冷水擦身。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冰袋、冰水敷头部,或用冰块、冰袋放在病人的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或将病人浸浴在4摄氏度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还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3.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无恶心、呕吐,可给予十滴水、人丹、风油精或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口服,外擦清凉油或风油精。并同时给予加适量盐的绿豆汤、冷饮料或冷开水服用,以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注意:不要给昏迷的患者灌饮任何东西,以免呛倒患者或液体入了肺,那就更麻烦。
4.冷敷: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5.药物防治
(1)藿香正气水
?主要作用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要用于治疗中暑头晕昏重、恶心呕吐、恶寒怕冷者和胃肠型感冒。防治中暑以酊剂起效迅速,疗效最好。
(2)清凉油、风油精
?受暑而致头痛时,外用涂于太阳穴或鼻孔,具有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之功。还可用于晕车和蚊虫叮咬。不能用于皮肤破溃处,不宜口服。
(3)广东凉茶
?对咽喉疼痛、口干口渴、小便发黄者有效。该药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暑、祛湿生津、可作为夏季防治中暑的饮料,老少皆宜。
(4)仁丹
?头晕胸闷,不欲饮食时服。功能是清暑开窍,除治疗头晕胸闷、不欲饮食的暑热症状,还可用于晕车晕船。每次服用10-20粒,每日1-3次,也可舌下含服5-8粒。
(5)十滴水
?腹痛、恶心、头晕、胃肠不适时可用。主要有健胃祛风之功,治疗暑热引起的上述症状。口服每次1支,每日2-3次,儿童、老人酌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