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中暑是鸭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功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的异常反应。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引起大批量的死亡。
中暑的原因
夏季天气炎热,湿度过大。
长时间在牧场暴晒。
舍内闷热,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饮水不足。
在大雨过后,出现阳光直射,舍内呈高温,高湿,高热的环境。
中暑的症状
鸭(鹅)中暑表现为烦躁不安,体温升高,随后出现昏迷死亡,麻痹,痉挛而死亡。或呼吸困难,急促,翅膀张开下垂,口渴,走路不稳,或不能站立,最后因虚脱死亡。
剖检变化
血液凝固不良,尸冷缓慢,肺脏淤血,水肿,胸膜,心包膜,心外膜以及肠黏膜淤血;腺胃变薄变软,肝脏表面有散在的出血点;脑及脑膜血管淤血,并有出血点,脑组织水肿。产蛋鸭卵泡膜充血。
鉴别诊断
禽霍乱时肺脏出血,心冠脂肪出血,死亡较快,与本病相似,应注意鉴别。霍乱时,肝脏肿大,表面有大小不一的黄色坏死点,而中暑没有黄白色的坏死点。
预防与治疗
预防
炎热季节,降低饲养密度,适当改变饲喂制度,改白天喂料为早晚喂料,并相应的调整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水平。
增加新牧大冰爽的供应。供足清洁饮水。
治疗当鸭(鹅)出现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将鸭(鹅)转入阴凉处或搭建遮阳棚,遮阳网。
用黄芪维它或者冰爽饮水,也可以在饮水中加入抗生素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在中暑鸭的脚部充血的血管上针刺放血。
用冷水缓淋鸭头部,并服用2%"十滴水“灌服,每只每次4-5毫升。
技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