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给孩子防暑降温的小妙招,宝妈们学起来

酷暑难当,如何让宝宝安然度过炎热的夏季,着实考验着家长们的育儿功力。专家指出,妈妈们要帮宝宝防暑降温,需要从饮食、起居等多面入手,同时要避免一些错误做法。当宝宝出现脸庞发烫潮红、浑身无力等先兆中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饮食起居攻略

1.饮食应清淡卫生

夏季饮食应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能多吃冷饮,也不能用啤酒和饮料解暑,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都是理想的食物。要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等。

2.适量饮用绿豆汤

可多喝一些由具有清热作用的食材熬制的粥,如绿豆粥、赤豆粥、莲子粥、冬瓜粥、荷叶粥等。绿豆汤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是非常适合夏季的饮品。值得注意的是,宝贝要适量饮用绿豆汤,过量饮用容易导致腹泻或消化系统免疫力降低。

3.巧吃降暑瓜果

☆推荐理由:给宝贝降温的同时还能补充维C,营养又健康。

夏季的瓜果都很新鲜,可以防暑降温,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维生素及矿物质,需要注意的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尤其是西瓜,最好在常温下放置2—3个小时再给宝贝吃。这是因为在冰箱里冰过的水果,寒性太大,容易伤及宝贝脾胃。其他瓜果还有黄瓜、丝瓜、苦瓜、冬瓜等。

4.及时补充白开水

纯净的白开水最容易解渴,它进入体内后可以立即进行新陈代谢、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尤其是夏天,宝贝多喝白开水不仅可以解暑降温,还能补充丢失的水分,是最安全的补水选择。

5.清凉寝具不可少——最好用草席或亚麻席

☆推荐理由:能让宝贝在闷热的夏夜里,睡个清凉好觉。

凉席、凉枕这些在夏季里不可少的清凉寝具有“天然植物空调”之美誉,常温下可使人体的实感温度下降4℃左右。由于宝宝体质虚弱,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弱,最好选用草席,亚麻席。凉席有一个缺点,就是它不吸汗。如果孩子出汗比较多,可以在凉席上再铺一层薄薄的床单或纱布。

7.出门要做好防晒工作

太阳温度最高的时候,一般是中午11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不要带宝宝出门。其他时间带孩子出门也要避免阳光直晒,最好在树荫下玩耍。外出前要给孩子穿宽松的纯棉衣服,并戴上宽檐遮阳帽。

此外家长外出前备好凉开水,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造成身体水分丢失。同时要适当限制孩子活动量,避免过度活动引起孩子虚脱。

8.保证充足睡眠

保持充足睡眠很重要。因为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宝宝中暑发烧急救方法

天气太热时,即使是大人也常常不慎中暑,何况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在日光下暴露的时间稍长一些,往往因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而使体温快速升高,由此引起中暑。通常中暑是突然而来,当然在此之前会有一些迹象,比如宝宝口渴、注意力不集中、大汗淋漓、身体无力。

如果宝宝发烧了,家长们也不要过于紧张,而是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待。发烧是人体机能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低烧(38.5℃以下)对孩子的影响极小,退烧药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通过出汗散热降低体温,过早或过量服用退烧药,反而会让孩子出汗过多,严重时甚至出现虚脱症状。同时,退烧药只能起到降温的功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引起发热的病因,过早服退烧药,对孩子无益。

因此,孩子如果体温在38.5℃以下,多饮水,并可采用推拿风池穴帮助宝宝降温降暑。

操作方法:首先找到婴幼儿后颈部大筋两旁凹陷处,与耳垂平行处的风池穴,然后用食指、中指一起轻轻按摩,再找到婴幼儿下嘴唇正下方的凹窝承浆穴,用大拇指按压,就可以达到放松孩子颈肩部肌肉,生津止渴的效果。

操作方法:首先找到婴幼儿后颈部大筋两旁凹陷处,与耳垂平行处的风池穴,然后用食指、中指一起轻轻按摩,再找到婴幼儿下嘴唇正下方的凹窝承浆穴,用大拇指按压,就可以达到放松孩子颈肩部肌肉,生津止渴的效果。

此外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总结出发烧主要有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1.对于外感风寒发烧的小朋友,可以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次

2.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次。

3.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次

4.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次等推拿方法: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时候,或宝宝出现高热,即体温达到38摄氏度以上,则需及时就医。

end

上海铂鲸贝贝创想中心









































中科公益爱心
武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hl/9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