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至,与南方暴雨汛情形成对比的是北京地区的持续高温,酷暑天气干燥炎热,烈日下的人们苦不堪言,中暑,热射病成为酷热天气下的头号杀手,前几天急诊科与您分享了关于中暑和热射病的一些小知识,今天,国际护理学院将继续与您分享一些预防中暑的小知识。
户外运动预防中暑三部曲: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远足、爬山或去缺水的地方,一定要带够充足的水。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些水果等解渴的食品。
(2.)降温。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着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外出活动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3.)备药。随身带一些预防和治疗暑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医院诊治。
避免中暑的措施和方法:
(1)戴上帽子:最好选用透气且能遮到颈部的帽子,因为头顶对气温的变化尤其敏感。当你必须作户外活动时,最好选择清晨及黄昏的时候从事。据统计,夏季10时至16时在烈日下行走,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因此夏天出行应尽量避开中午前后时段,某些人在休息数小时后,再回到太阳底下,仍有可以复发,不得不谨慎。在换季初期,每天花一点时间做户外活动,使身体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慢慢适应气温的改变。另外可以涂抹防晒霜。
(2)多喝水:水仍是脱水者最佳的饮料。不要牛饮,应一次喝一点。多吃水果及蔬菜,它们含丰富的水分及均衡的盐类。勿抽烟喝酒:抽烟会收缩血管,并损害抽烟者适应高温的能力。喝酒过量会加速虚脱。咖啡因也会加速虚脱。
(3)减慢速度:当天气十分酷热时,不论在户外从事什么活动应该放慢速度。穿棉质及浅色的衣物,棉质衣物比较透气,浅色的衣服可以反射阳光,两者结合起来就不至于使体温过高。
(4)补给水分:假如患者仍有意识,应给患者提供饮料,水是最佳选择。为患者泼水,而不是让他浸入冷水中。泼在皮肤上的水,蒸发较快,以增加降温的效率。或者用冷毛巾湿敷患者,如果可能,将患者移到有冷气设备的地方。
充足睡眠养足精神
夏天中午,烈日当头,酷暑炎炎,人们容易疲劳犯困。不仅晚上要睡好休息好,而且适当的午睡不仅可以避开高温还可以养足精神,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补充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小贴士:不用为了贪图一时凉快而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
健康饮食增强营养
夏天为预防中暑,也应注意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夏季的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B1、B2和C。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室内避暑适度降温
高温酷暑,要尽可能待在家中避免外出,在家中要通过空调、电扇来降温。如果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电扇已无助于调节人体的热平衡,则可通过洗冷水澡或开空调等通过物理方式来进行人体降温。
小贴士;遇上停电可以去商场或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
驾车出行注意控温
如高温时驾车出行应注意车内温度,不要为了省油而不开空调,离开停车场时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自制清暑解热汤
酸梅汤:作为老北京传统的夏日饮品,采用山楂,乌梅,桂花,冰糖,甘草等中草药熬制而成,酸甜可口,清凉解暑。
清暑益气茶:采用麦冬,橘红,丝瓜络等中草药制成茶包代茶饮,清暑益气,清热解毒。
我们会用最真挚的心灵呵护你的医护梦,年,让我们一起,不忘初心、携手同行!
报名
招生办公室:—
—
(朱老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