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7月29日讯(记者张洋银实习生殷宇璐洪秀妍通讯员李青兰)7月28日中午时分,长沙市岳麓区洋湖路附近的工地上,4名正在室外作业的工人出现中暑反应,被救护车紧急医院。其中,严重者出现意识昏迷,表现出热射病症状,被紧急送往重症监护室抢救。
严重者被送进ICU抢救
“两眼发黑,头晕眼花,浑身没劲······”7月29日,医院见到中暑患者之一杨师傅。他告诉记者,当时他和十来位工友在室外进行高空露天混泥土作业,由于长时间工作,外加室外高温,几名工友先后出现胸闷异常、口干舌燥等症状,其中一名工友两眼一发黑直接晕过去了。其他工友赶紧拨打,将他们一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
“当时恰好来了一车混凝土和模板,如果不及时处置,可能会造成混凝土冷缝,所以才紧急安排工人作业。”工地负责人康先生说,他预料到高温下可能会出现中暑情况,因此在施工现场放置了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上午6点半到11点,下午3点到7点,非特殊时刻,夏季高温天工地工作时间都照此进行了调整。”他说,以后会更加注意防范高温中暑。
医院急诊科张加栋主治医师介绍,一名医院时呈昏迷状态,且体温已高到“爆表”,耳温计也没法读取温度。严重缺氧和脱水、大汗、面部发红发紫、心率和呼吸偏高以及神志昏迷,不能自主行动。
张加栋医生综合判断为热射病,立即转入急诊ICU病房抢救。经过持续的呼吸机持续支持、物理降温、补充液体以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等一系列治疗,患者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7月份长沙接到近70起中暑急救
高温中暑并非个例。7月24日下午3点,在长沙市福元路附近,一名41岁男子因热射病晕倒在路旁,后因呼吸循环衰竭不幸死亡。
记者从长沙市急救中心了解到,7月1日至29日,该中心已经接到68起中暑急救。相比去年同期少了一些,是因为长沙的高温天气近期才开始。该中心副主任刘科宇介绍,根据数据来看,地点一般为高温室外和工厂等相对密闭、通风条件不好的环境,中午11点到下午5点间的呼救比较集中。中暑人群以中老年及体弱多病者为主。
刘科宇提醒市民,应尽量避免直接暴露在高温天气下,或长期处于通气不良的密闭环境中。保证良好的睡眠和身体情况,经常喝水,保证电解质充足。
刘科宇特别提到,一旦发生热射病等中暑症状,应尽快脱离高温环境,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并送医治疗。
链接
长沙:气温高于37℃,要立即停止露天施工作业
长沙已迎来今年首轮持续性高温天气,预计今年夏季平均气温为28.5℃,高温日数为35天(最长连续12天左右),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9~40℃。
为切实保障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和高温中暑等事件发生,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近日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年高温季节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对高温情况下建筑行业施工作业提出了明确要求。《通知》要求,所有施工单位要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中午11∶00至15∶00间不得在阳光直射下施工作业,气温高于37℃天气,要立即停止露天施工作业。
《通知》同时明确,长沙市住建委将不定期对施工项目高温季节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劳动保护情况进行督查,对不落实到位的建设工程项目部及施工企业将做出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