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经进入小满节气了,也就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该节气是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可谓小满。意味着在每年公历5月20-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时开始,北方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早稻开始结穗,在禾稻上始见小粒的谷实,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深圳的天气变化无常,特别是室外温度高。别人以为南方阳光明媚,四季如春,恐怕也只有真正在南方住的才能体会什么叫做酷暑!加上之前疫情影响,大家户外活动热情似火,正如天气一样,够热的。大家比较喜欢户外活动或者工作但稍不注意,在这么高温环境下容易中暑。其中,特别是年老体弱者,产妇,肥胖,甲亢以及一些汗腺功能障碍者(如硬皮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等)要特别注意,这些人群属于比较容易发生中暑的。
医院急诊科医生给你支支招,在户外活动以及工作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一、怎么判断得了中暑?怎样紧急处理?一般来说,在高温环境工作或者活动了一定时间,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头痛、目眩、恶心胸闷心悸、体温略升高或正常等,说明有可能是中暑先兆。再者除了以上症状,兼有面色潮红,苍白,烦躁,脉搏心率加快等症状,这时候可能就是轻症中暑了。
如果出现了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就立马要把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下,立马予以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一般而言,经过休息后就会恢复。如果没有缓解。立马拨打求救或者送去急诊科进一步诊治。
患者如果出现高热,四肢痉挛(俗话说手脚抽筋),惊厥,休克,昏迷,这时候基本属于重症中暑。旁人可以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环境下,并且使用电风扇或者空调辅助降温,还可以给患者按摩四肢和躯干,促进循环散热,医院就诊或者拨打求救。二、如何预防中暑?户外活动工作需要准备点什么?为了避免中暑,高温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或者高温环境作业。如果真的要到户外活动或者工作,需要做好一下几点:1.准备好遮阳帽,太阳伞,再加个纸扇子或者充电风扇,这都是有助于户外降温的利器。
2.准备好开水(充足的,至少2L以上),有条件的可以调成淡盐水和葡萄糖水,备点水果(例如香蕉,橙子,梨之类)如果有以上易感人群,最好被一个保温杯,往里面装冷冰水备用。3.户外活动或者劳作最好也可以备着一些急用药:藿香正气液,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十滴水,本品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以及一些中药凉茶。三、除了以上几点,我们在这些大暑炎热天气,也可以在家里多做一下解暑的食物:1.绿豆汤。绿豆汤是具有解暑的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喝绿豆薄荷汤,绿豆薏仁汤等,这些都是具有非常好的解暑作用。
2.冬瓜。冬瓜是具有清热解渴的效果,而冬瓜也能够有效的缓解水肿的症状,夏季不想吃饭,大家可以喝冬瓜排骨汤,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解暑效果。3.西瓜。西瓜是具有清热解暑,生津的作用,夏天可以多吃西瓜,西瓜是具有非常好的解暑效果。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榨汁饮用,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解暑效果。但西瓜性寒凉,不宜过多食用。尤其脾胃虚寒之人不宜多食。4.丝瓜。丝瓜是具有活血解毒作用,丝瓜的烹调时间不宜过长,夏季可以喝丝瓜鸡蛋汤,能够起到防暑解热的效果,还能够为人体补充营养。5.苦瓜。苦瓜味苦、性寒,清暑涤热,明目,可解毒。苦瓜的营养价值甚高,维生素C含量丰富,还可以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保护心血管,多吃有助降血压及血胆固醇。若苦瓜汁冰过后,更是消暑圣品,若真的怕苦者可加点蜜糖调味。但需注意苦瓜性寒,虚寒体弱者,食之要谨慎。
6.解暑茶饮。解暑茶可以消暑、解热毒。比如蒲公英茶、莲子心茶、菊花茶、金银花茶、苦丁等,喝茶是解暑的最佳办法之一。不管是红茶、绿茶还是菊花茶,如果附之冰糖、山楂、橘皮、决明子等,不但口感极佳,而且也不失为清热祛暑的良方。另外,夏天中医养生应清热祛湿,起居有度,避免贪凉,运动适当。愿您有个清爽的夏天,愿你有个阳光明媚般的心情!医院急诊科医院急诊科秉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具备完整的"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急诊留观"一体化现代急救医学服务体系。医院各种急危重患者首诊医疗任务,包括急诊分诊、抢救室、内、外科及胸痛诊室、急诊留观区、门急诊输液室及清创手术室等功能区。拥有一支来自全国各地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队伍,现有医师18人(硕士11人,本科7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5人;各级护理人员25人。全科医护能以先进的现代急诊医学技术对各种急、危重病人进行最专业、快捷的急救,同时结合中医药特色疗法让患者得到更高效、优质的治疗。目前急诊科已开展中药颗粒剂协定处方、中药热奄包、腕踝针、中药灌肠、中药浴足、中药封包等特色治疗。全科医护在做好日常的急诊门诊、院内各种急救任务及留院观察等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突发事故的紧急救援以及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医院(上医院)-转公交路线:乘坐M、M、B至医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