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学会防暑很重要,赶紧脑补一下

小暑时节,各地气温呈上升趋势,我县近日最高气温高达36℃,热浪袭人,酷暑难耐。与此同时,医院重症监护室相继接收多名中暑患者。

患者张某,男性,30岁,于7月1日14:00在行驶货车途中头晕不适,下车休息时大汗淋漓,随即出现意识不清。遂由我院急诊“”接诊平车收入重症监护室。入科时患者意识呈昏迷状态,大汗淋漓并伴有呕吐症状,被诊断为重症中暑、热射病。入科后ICU医护人员快速反应,立即给予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充分补液,持续动态监测患者体温,给予循环监测与液体复苏等一系列积极治疗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张某于7月3日恢复意识成功,拔除气管插管,7月4日病情好转并转至我院急诊科进行观察。

为什么会发生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当产热大于散热,体内热能蓄积过多,引起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中暑症状。此外,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都是中暑常见的诱因。轻症中暑有哪些症状?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重症中暑有哪些症状?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导致死亡。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而产生高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早期大量出汗,之后变为“无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热痉挛是由于大量出汗、失水失盐,人体发生电解质紊乱,引起肌肉痉挛。常发于四肢肌肉,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率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1.转移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以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患者体温降至38℃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4.促醒患者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必须立即送医诊治。搬运患者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患者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

如何预防中暑:1.保持凉爽。选择轻便、浅色、宽松、透气、易吸汗的衣服,室内保持通风,及时散热。2.仔细安排户外活动。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烈日下活动。可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如果锻炼过程中,出现心跳加速、喘不过气、头晕、心慌等情况,需要停止运动,寻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及时休息。3.涂防晒霜。晒伤会影响身体的降温能力、引起脱水,如果必须到户外去,需戴遮阳帽及太阳镜,在外出前30分钟涂上防晒系数为15或更高的防晒霜,以保护自己免受阳光的伤害。4.仔细监护婴幼儿。与儿童旅行时,切勿将婴儿、儿童或宠物留在停放的汽车内,离车时检查,确保所有人都下车。5.合理饮食,保持身体的水分。补充盐和矿物质,大量出汗会流失盐和矿物质,运动饮料可以帮助补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限制盐分的摄入,远离含糖含酒精饮料,饮食清淡,及时补充水分。可常备淡盐开水、凉茶、绿豆汤等,不可贪食冷饮,家中常备药品,风油精、十滴水、仁丹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zl/95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