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颂毛华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心血滋润,用汗水浇灌这就是他们崇高的事业他们是燃烧自己的红烛以平凡铸就伟大以渺小成就未来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一线三尺讲台迎冬夏一支粉笔写春秋用执着和坚守点燃一盏盏希望的灯

他们需要被点亮

他们需要被铭记

他们需要被赞颂

下面请跟随我们的视野

来领略他们的事迹

用心感受这些最美的人

毛华

毛华,英萃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广元市骨干教师,广元市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优秀教师”。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甘为教育人憔悴,两鬓染白终不悔!年,毛华以代课教师身份,跨入教育行业,开启一生的教书生涯。时光荏苒,36年过去,毛华守望岁月,静待花开,桃李满天下。

扎根山乡,守望岁月

年至年,毛华先后在英萃的华光、双江、长石、红卫、响水、中山6所村小教书18载。年,毛华被安排到条件最艰苦的中山村华光小学任教,学校建在一个突兀的山梁上,破烂的木架子房,冬天风很大,屋顶瓦片都被吹走;夏天雨水多,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毛华只得将锅、瓢、盆、桶安放于教室内接雨水。在叮叮当当的雨滴敲打声中,孩子们依然书声朗朗、歌声嘹亮。为了解决教室漏雨问题,毛华和村干部动员家长捐赠瓦片,没有瓦工,他就利用周末自己动手翻盖校舍,还自费买了塑料布,蒙在窗户上,为学生避寒。

年,毛华到响水村小任教,担任村小组长。当时的响水小学是两层楼的土坯房,学校没有通电,一到下雨天教室一片漆黑,严重影响学生的视力,捐赠的电脑和设备只能堆在办公室无法使用。村上没有钱解决学校用电问题,毛华就和另一位民办教师李仕和各出多元,买柏树做电杆,请供电所架线两千米,让学校通了电,还开展上了实验教学。那时毛华每月工资仅70多元,尽管一家人生活特别困难,但他还是愿意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慷慨解囊。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唯有一颗丰盈的仁爱之心,才能抵达教育的至境。毛华在村小工作期间,全程参与了山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在农村小学,难度最大的是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入学率。他每到一个村小,就承包几个社的入学率、巩固率。白天上课,晚上奔走于山间小路,到未入学和失学儿童家庭访问。双江小学有一个姓张的左手残疾女生,父母觉得她没有成才的希望,加之家庭贫困,年春季读完三年级家长就不让她上学了。年秋季开学不久毛华了解清楚情况,一天放学后他和赵登信老师爬了十几里山路来到她家,给家长讲法规、讲道理,做了一晚上的思想工作。第二天这个学生就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最终顺利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

毛华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平时经济再困难,他总要拿些钱买些常用药,凡是学生感冒中暑,毛华都可以解决。有些学生缺文具或缺粮了,毛华就帮他们买,家长忘了给钱,他也不再要。近几年,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只有留守老人照顾孩子,家庭教育成了问题。毛华教过一个姓王的学生,母亲出走多年,父亲外出务工,缺少关爱,他极度厌学。毛华经常与他谈心,鼓励他,每逢节日关心问候他,后来该生慢慢转变,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

毛华拥有一颗向善之心,并把“善”的种子播在了孩子们的心间。那些深山里的孩子,他们曾经贫困,曾经腼腆,曾经粗犷,如今他们已在祖国的各个地方,恣意挥洒,书写着时代的华章。

潜心耕耘,桃李芬芳

年,毛华在长石小学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当时学校正在扩建校舍,毛华只好在公路边一个废弃的炸药库里上课,条件非常艰苦。他刻苦钻研教学方法,精心上好每一堂课,辅导好每一个学生,天天批改作业到深夜。这个班毕业统考,取得了学区第一的好成绩。

年,毛华被安排到中山村华光小学任教毕业班,他白天在学校上课,下午到学生家里辅导,年全国奥数赛,华光小学一名学生获得“国家三等奖”,当时英萃学区一千多名学生仅两人获奖。

毛华善于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形成了一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较成熟的方法。他辅差培优得法,经常利用周末为学生无偿补习功课,尽全力使不同学生都获得教育。近十年来,他所教班级教学成绩连续稳居学校同年级第一,多次在县级质量检测中获奖。

毛华从一位半路出家的代课教师、民办教师成长为一个精通业务的合格教师,再到县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他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的行家。在村小,白天忙教务,晚上忙家务,深夜拖着疲倦的身子,在昏暗的油灯下进行业务学习。到了中心校后,他更不敢懈怠,订阅教育杂志、报刊,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省市县专业或学科教学活动,先后围绕“作文教学”“应用题教学”“贫困二课题”“村小教学的管理”“农村小学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研究”“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课题进行专题研究,撰写多篇经验论文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在骨干教师带动农村教师成长的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平凡铸就伟大36年来毛华保持住了一份生命的本色饱尝了教书育人的艰辛、喜悦和幸福更体验到了做教师的充实、快乐和成就!

来源

县教育局英萃小学

编辑

李 丹责编

唐 霓

编审

易新林监审

万 艳

电话

-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yy/92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