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启了“高温烘烤”模式。湖南中医院急诊科,最近几天收治了十几名中暑患者。
“近期持续高温,各类中暑患者有所增加,”湖南中医附一急诊科文爱珍主任介绍说,“除了高温、烈日暴晒等原因外,工作时间过长、强度过大、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
专家表示:高温酷热的天气,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安,出现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皮肤发烫、抽筋、乏力等症状,严重的出现虚脱或短暂晕厥,甚至可能死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暑”。
如何预防中暑?
第一招:
在高温季节,大家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16点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阳光最为强烈,发生中暑的概率是平时的10倍!尤其是老年人、孕妇或者有慢性疾病的人。
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等。
第二招:
身边备一些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清凉油、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第三招:
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等织物,利于透气及散热;避免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第四招:
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想起喝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淡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惫,茶水里含钾,是比较好的消暑饮品。
第五招:
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最佳就寝时间是22点至23点,最佳起床时间是早晨5点30分至6点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第六招:
多食西瓜、黄瓜、西红柿等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的营养之需。
专家提醒:如果有中暑症状出现的患者,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饮用凉盐水等饮料以补充盐和水分的丧失。另外,他还推荐了几种中医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中暑
擦药疗法:
用风油精把手涂湿或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穴位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取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拇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刺血疗法:
取穴部位:大椎、曲池、十宣、曲泽、委中、金津、玉液。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
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该方法需要医生操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