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年12月3日初诊
10日前,一患者来诊。就诊时已经是咳嗽2月余了,期间各种检查,治疗无数,甚至因心中烦躁而怀疑心脏病发作。
然察其咳嗽剧烈,咽喉红肿,心中烦躁,身体自觉发热,汗多面红,眠差,不踏实,半夜易醒,舌红苔黄厚腻,知此咳嗽为太阴伏暑证。而两尺脉弱,为热邪伤阴之象,左关尺脉浮弦细滑为身体气血不足,略有风寒之象,右寸关脉洪滑为暑热上浮之象。遂诊断为:太阴伏暑证。予以药方:杏仁汤加味。
中草药方:炒杏仁(后下10.0g),酒黄芩(12.0g),滑石(20.0g),连翘(10.0g),桑叶(10.0g),茯苓(10.0g),白豆蔻(后下9.0g),桔梗(9.0g),淡竹叶(6.0g),蜜麻黄(9.0g),玄参(10.0g),姜厚朴(6.0g),炙甘草(6.0g),焦山楂(12.0g),生姜(3.0片),大枣(劈开2.0枚),麦冬(15.0g)。6付。水煎服,日一付。
年12月10日复诊
一周后复诊,咳嗽好转,已基本痊愈。现感觉咽喉干痒,嘴里泛酸,比较敏感,遇冷也咳嗽,遇热也咳嗽,出汗较多,时有背痛,曾有胆囊炎,两脉浮弦滑濡。诊断:太少合病,气血阴亏。
中草药方:醋柴胡(10.0g),桂枝(12.0g),酒白芍(12.0g),生姜(5.0片),大枣(劈开1.0枚),酒黄芩(15.0g),法半夏(10.0g),生地黄(15.0g),玄参(18.0g),炒杏仁(后下10.0g),姜厚朴(9.0g),桔梗(9.0g),炙黄芪(12.0g),党参(12.0g),干姜(12.0g),淡竹叶(9.0g),麦冬(10.0g)。6付。水煎服,日一付。
按语:
(1)在《温病条辨》中就有关于太阴伏暑证的论述:“上焦篇三七、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迄今为止,虽所用者甚少,然则本病确实存在。若是所判断准确,用之得当,自然可以收获良效。
(2)此病症本因身体气血亏虚,长夏感受暑湿之邪,却因体虚而无法祛除暑湿,乃至暑湿之邪留恋在里,内舍于骨髓,外舍于分肉之间。患者10月份发病,乃过夏而发者。其因在于,盖气虚不能传送暑邪外出,必待秋凉金气相搏而后出也,金气本所以退烦暑,金欲退之,而暑无所藏,故伏暑病发也。予以杏仁汤方治之,自然可以速退暑湿热,自然可以快速治疗咳嗽。后6付药后果然咳嗽好转,已基本痊愈,乃以柴胡桂枝汤加减继续去其余邪,补其不足,调其营卫。
(3)需要注意的是,冬天的中暑实际上是在夏天中暑湿以后,留恋不去,在冬天发作而已,非是在冬天出现暑热天气而后中暑。而之所以产生如此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自身身体气血亏虚所致。其治疗也当先以清暑利湿,随后补益身体气血。
本文为范圣华医师经验,善治妇科、儿科疾病。回复“范圣华”知出诊信息
精彩文章回顾
耸肩挤眼抽动症,葛根汤方奏奇功
治疗鼻炎的穴位
这个冬天:让手脚冰冷不再难捱
冬季养藏该怎么藏?
冬季食疗方
范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