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枯藤老树昏鸦,
空调WiFi西瓜!
岁月静好地啃着西瓜,
这是本编能想到的,
夏天最美好的样子!
但是!
有一个不幸的消息!
今天起,入!伏!啦!
而且还是豪华加长版滴!
整整40天!40天!40天啊!
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
今年7月12日入伏,8月21日出伏,共40天。其中头伏和末伏各10天,而最为炎热的中伏则有20天!据《史记》文字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在这里,“伏”是隐藏的意思。
在西方,并没有类似于“三伏天”这样严格定义的用来表征天气炎热的概念。但在英文中,常以dogdays描述那段炎热难熬的日子。想想大家常说的“热成狗”,不禁感叹东西方文化在这一刻融在了一起,实现了文明的大和谐……
“三伏”为何这么热?
“热在三伏”,尤其在城市中,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笼。
三伏天又闷又热是由于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伏”美食讲究多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暑热当头,人们往往食欲不振,疲乏无力,不注意还会发生中暑,百姓说的“苦夏”就是这个意思。“三伏天”各地食俗很多,这其中颇有讲究。
饺子
在古代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饺子。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馄饨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头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上海人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比起水饺,馄饨个小皮薄,煮熟后有透明感,另煮馄饨费时短,煮水饺过程则需多次加凉水,方保证熟透。另外还有一点,水饺重蘸料,馄饨重汤料,在广东地区尤其突出,鸡汤、肉骨头汤是汤底的首选。
火腿
杭州人“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鸡
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羊肉
“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伏羊节”是徐州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个酒店、饭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市民吃伏羊时,应多喝水避免排汗过量,还应多食用偏咸一点的食物以补充电解质。
“三伏”防暑最重要
三伏天首先要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免中午阳光最强或温度最高的时候外出,必要外出时带上遮阳伞。如果在夏天或高温作业场所工作一段时间后,有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眼花、无力、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病症,就是中暑先兆,此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清凉通风的环境中,解开衣服,涂擦清凉油,服人丹或十滴水,多喝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头部冷敷。经休息、降温处理,一般4小时即可恢复。如果体温一直不降,医院救治。
其次,注意饮食调节。尽量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以适应夏天胃肠的消化能力。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佐以鱼肉蛋奶,保证人体必须的水分、盐水、热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的补充。
再次,注意补水保津液。大汗泄气,不但损津液导致咽干口燥、口苦,也损气,让人出现困乏等状态,因此要注意减少外出和及时补水。除了多喝水之外,也可以通过饮食摄入水分。多进食汤、羹、粥等水分较多的食物。
“三伏”品诗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西山,
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旧曾游,
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
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图看,
终是欠峰峦!
北窗
宋陆游
北窗无俗物,
三伏有余凉。
玉麈消长日,
风漪可一床。
盏分新作茗,
炉拨欲残香。
却岸纱巾去,
翛然野水傍。
来源:央广网综合
权威媒体
贴心民生
把脉热点
服务百姓
内蒙古天天
《天天》是内蒙古经济生活广播一档舆论监督类节目,每周一到周五上午9:00--11:00播出
?QQ群号:一群;二群;三群(加群请填写验证信息“天天听众”,请不要重复加群)
?-22
?回文章顶部,点“内蒙古天天”进行订阅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