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羡慕你这么早就能认识科普君
公益性科普
生活常识、养生健康、科学知识、时事新规
这些科普君都会告诉你
每周一三五我们不见不散
不彳亍了
热亻匕了
口阿口阿
字者阝亻匕了
小编还没化
但小编↓↓↓
为啥这么热?
因为
暑伏
来了
你还不知道暑伏是啥?
喏,解释给你看~
暑伏
有的地方也叫数伏。说的是北方进入夏天最热的时候,一般是从小暑开始,每十天为一伏,共三伏,所以暑伏天又叫三伏天。
年暑伏从什么时候开始
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年初伏第1天开始:
年7月12日
至
年末伏第10天结束:
年8月20日
用央视主播朱广权的话说,
“原本想空调WiFi西瓜,
却热得差不多能出锅撒把葱花。”
这还不够刺激,
后来他又在微博上说:
夕阳西下,
“熟人”已经回家。
根据中国天气网的报道,
13日至17日为此轮高温天气最强时段,
预计13日全国高温面积可达万平方公里,
将覆盖21个省(区、市)。
看看这个发红发紫图随意感受一下
图据中央气象台
看完之后是不是发现
吉林省大部分还是粉粉的
你以为没红没紫就得以幸免了?
呵呵
不红不紫粉了吧唧的颜色
气温也在24~32℃呢
并不凉快好吗!!!
那咋办,生活还得继续
小编只能多教你几招防暑小技巧了
别再成天喊着抱紧空调了
来,认认真真学
如何预防中暑?
首先要遵守高温作业规程,避免长时间滞留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夏季室外作业,应积极采取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
其次,应保证足量饮水,每天1.2~1.5升。不能等渴了再喝,大量出汗后应适量饮用盐水。此外,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可减少中暑的发生。
第三,开空调也要通风。居室环境要保证清爽,也可以使用空调,温度保持在25~30摄氏度为佳。在空调运行前必须对空调过滤网进行彻底清洗,运行中也要根据情况进行清洗。
开空调时还要经常通风换气,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不管是开空调还是开窗通风,不要让风直吹孩子,避免孩子着凉感冒。另外,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温差大了,出入房间冷热骤变,易患感冒。
第四,更换夏凉竹木家具。布艺沙发和棉垫子夏季会让人觉得闷热,夏天如果身体直接靠在这些软制品上,会更容易出汗。要想让家里更凉快,不妨多摆放造型简洁、色调偏冷的藤、竹制、木制和玻璃等家具家饰,像藤制品、竹制品,本身就可以吸热,不仅在视觉、触觉上让人感到凉爽,还可以吸收室内部分热量,辅助降温。
如何判断中暑?
在高温、高湿、暴晒、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人体会出现散热障碍,导致体内热量蓄积,发生中暑。过劳、睡眠不足、工作强度大是主要诱因,老人、儿童及有基础性慢性病者易发。
一般说来,中暑的症状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三类。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除以上症状外,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中暑了怎么办?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要积极应对。如果出现中暑初期症状,要及时降温、休息和补水,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出现中暑先兆或轻度中暑,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可饮用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医院进行急救处理,救治重点是降低体温,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和肺水肿。
这样的酷暑天气,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是一句多么美好的祝福啊,
最后,科普君给你们安个空调!
吉林省科协科普部整理自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网络等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转载仅供学习,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小编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感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