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中国国家地理BOOK”
热浪袭来,一浪又一浪,热热不息。
年的夏天,注定不简单。
随着6月的日历哗啦才翻了一页,热浪就从天而降,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6月13日以来,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山东、山西、江苏等地有2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当地6月历史极值纪录。
“热浪”、“热化了”、“超热天气”开始登上热搜,北方南方一齐开启了高温夏季。
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太热的情况,而且温度十分异常。
图\微博
这个夏天,不仅有狂欢的海浪,还有一激动就轻易蹦到40℃的气温。
一个火辣辣的「橙色」夏天
北方的河南选手最先登上“热榜”,6月16日,河南有59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其中11个站超过41℃,河南林州最高气温达42℃,河南舞钢40.9℃,突破年极值纪录;
6月24日河南济源的地表温度更是达到74.1℃,打破了当地有观测以来,地表温度的最高纪录。
6月13日-7月12日这一个月,超过40℃的地区分布在新疆地区、河南、河北、浙江、四川,除了西藏和东北地区,几乎无一例外,都笼罩在高温之下。图\微博·中国天气
郑州多位网友晒出家中玻璃门爆裂的视频,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玻璃门裂纹如蛛网密布,手指轻碰即碎。
南方的四川选手「热」势不减,6月28日成都发布今年的首个高温预警,7月6日,四川盆地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甚至打破全年最高气温纪录;
在「全国最热城市」中霸榜三个,宜宾市高县最高温达40.5度,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和成都简阳市最高温达40.3度。
高温天气持续超长待机,炙烤模式让四川盆地热成了“红油辣锅”,当地人直呼“简直熟透了”、“四川热过吐鲁番”完全不夸张;甚至有网友调侃道,从外面买了份凉菜,拿回家感觉吃上了冒菜。
截止到6月1日-7月12日,全国高温日数距平图,
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已经超过了3天,
南方多地出现的大于10天的状况。
图\微博·中国天气
高温天气,绝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在气象学上,气温在35℃以上时,就可称为“高温天气”。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那就叫做「高温热浪」(高温热浪是指一段持续性的高温过程,由于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引起人、动物以及植物不能适应并且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种气象灾害)了。
而高温热浪就会触发高温预警,这也是我们经常会在天气预报中看到的词。
高温预警分为三级,分别为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则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而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就今年夏天的这个热度,简直是充满了橙色,还有正在变红的危险。
气象专家表示,此次高温天气不仅范围广、强度强,而且持续时间也长,这些都主要受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影响——
大气中盛行下沉气流,气块在下沉时,上面气压低、下面气压高,气块会被压缩,导致其内能增高、温度上升,再加上晴空辐射作用,共同推动气温升高。
多看看绿色,假装可以降降温,凉快一下。
图\视觉中国
中国天气网则指出,北非-伊朗高压会向东发展和大陆高压连成一片,在我国西部高原形成一个异常强的暖高压,7月6-8日,给西北地区、四川盆地等地带来凶猛的高温。
未来,北非-伊朗高压和大陆高压,甚至有可能再和副热带高压连成一体,导致大范围的高温出现。
四川的地形,让高温天气更多更闷也更热。
图\视觉中国
夏天才刚刚开始,持续且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让我们在直呼“热化了”的同时,也身处在危险之中——
热射病出现了。
热射病和中暑,究竟有什么不同?
6月的一天,32岁的快递员小林(化名)像往常一样,在仓库里整理快递,由于天气太热,仓库过于闷热,小林感到不适,突然昏倒。
送到广州医院后,被确诊为“热射病”。如今,已经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积极抢救,小林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由于大脑损伤严重,目前仍在昏迷中。
这件事,让”热射病“这个词上了微博热搜。
图\微博截图
7月份也相继出现了多个热射病病例,四川、南京、浙江等地都有,「热射病」这个词和高温天气一起上了热榜,引起了更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