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调侃说“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不过这句话在有些朋友那儿得改改了:“夏天的病也是空调给的”。中暑一般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这种中暑我们也称为热中暑。相对于热中暑,还有一种中暑我们称为冷中暑。比如长时间吹空调而引起的中暑就是一种冷中暑。冷中暑一般是长期处于温度比较低的空调房,然后突然到室外之后人体的植物神经和体温调节中枢不能迅速适应冷热较大的变化,所以产生了一系列生理反应,从而导致身体不适。在生活中冷中暑非常常见,但是它一般好的比较快,可能五六分钟就缓过来了。冷中暑后通常会头晕、恶心、乏力、双腿站不直,一下可能会瘫坐在地上,但一般不会失去知觉。冷中暑好像跟“空调病”挺像,都是空调吹多了就难受,这俩毛病有啥区别?空调病其实是一个泛指,它只是人在吹空调的环境下所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应症状,比如说我们吹空调的时候会让空气湿度降低,我们的皮肤会变得非常干,喉咙也会变得有点痛。第二点是吹空调它是一个密闭环境,通风不好会让空气里的细菌、病毒还有微生物密度上升,所以会导致我们的咽喉部感染或者是感冒卡塞症状,比如说咳嗽、咳痰,这些都是空调病的范畴。所以严格来说冷中暑也算是空调病的范畴之一,这也是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老年人不爱吹空调。老年人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抵抗力也比较差,所以他们吹空调可能会咳嗽、咳痰感染。冷中暑跟常见的热中暑症状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轻度热中暑跟冷中暑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严重的热中暑会有极度的口渴,再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热衰竭、热痉挛和热射病,体温会达到45~46度左右,并伴有肢体不自觉的抽搐,出现意识不清、昏迷以至于被送进ICU,甚至会失去生命。一般来说室内外温差相差超过5度就可能会有冷中暑的出现,温差越大,冷中暑出现的几率就越高。没出现冷中暑可能身体好,体温调节的比较快,植物神经功能比较好,所以没有出现这些症状。这跟自身的身体机能、免疫能力是有关的,其实在夏季人体最舒适的体感温度是23~27度左右,我们不必为了预防冷中暑把空调调在非常高的温度,一般26度就够了,然后在出门之前要先开窗通风,尽量让室内外温差达到一个相对的缩小,让人体适应一会再出门就可以很好的预防冷中暑。人体是一个恒温动物,自我调节会让体温维持在36.5度左右。首先我们如果在室内23~24度,然后突然到室外,人体还想维持在36.5度左右,就需要一系列的变化,比如说收缩舒张毛孔、增加散热、还有一些神经方面的变化,而人体如果不适应这种变化就会产生这些不适感,所以这种变化太突然就会导致冷中暑。如果已经有轻微的冷中暑了,那么一定要多补充水,应立即被别人移送到阴凉的地方去休息,大概5~6分钟基本就能缓解。所以要提醒大家虽然现在天气很热,但空调温度别开太低,也别整天待在空调房里,适当出去走一走出出汗,同样从炎热的户外回到室内也不要一下子进入到温度很低的空调房。-END-点击了解包含相关健康管理服务的产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