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小讲堂之六神马是中暑中暑后

连日来,我国多地持续高温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影响,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不便,不少人出医院。

高温天气也给部队各项工作和圆满完成中心任务提出了挑战,武警官兵在炎炎夏日担负执勤、处突和反恐任务,天天执勤,时时站岗,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时更是不分地域,不分时间,体力消耗大,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中暑。

因此,了解掌握必要的预防中暑常识,对于维护官兵身体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一、

中暑的概念

中暑是指人在炎热、潮湿、无风或强热阳光曝晒下,导致热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血液循环衰竭,或因阳光直射头部导致脑膜、脑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它是由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

二、

中暑的现象及症状分类

(一)中暑的现象。按中暑原因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及热痉挛三种形式。热射病是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发生的一种中暑现象;日射病是日光直射头部引起的一种中暑现象;热痉挛是因机体内水盐丧失过多而引起的肌肉疼痛和痉挛现象。热射病者周身无力,伴有头痛、头晕、心慌、出冷汗、恶心等症状。

重者体温可达到40°C以上,并发生虚脱、昏厥等现象,如不及时治疗有生命危险。日射病的症状是头痛、头晕、眼冒金星、兴奋性增高,重者有昏睡及血压下降等现象。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抽搐,重者可发生全身肌肉痉挛。

(二)中暑症状区分。中暑的症状。按病情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C。此为中暑的先兆表现,应及时采取措施,迅速离开高温现场,阻止中暑的发展。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C。重度中暑。除先兆中暑、轻度中暑的表现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现象。

三、

中暑的预防措施

(一)个人预防措施。1.做好充足准备。执行处突、抢险救灾等任务时,要准备好防暑药品。出发前要喝足水,行进中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补充水分。2.加强体育锻炼。换季初期要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使身体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要有意识的进行耐热训练,通过“由低到高”、“由轻到重”的方法,逐步增加训练强度,提高耐热能力。3.经常检查身体。体力较弱的官兵,要加强对自己的身体检查,发现患有持久性高血压、活动性肺病、心血管疾病、实质性脏器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取得领导的帮助,做好防暑工作。一般情况下,不提倡带病坚持工作,特别是患有重感冒、拉肚子等病,体力已有很大消耗时,绝不能在高温天气下参加四百米障碍、五公里越野等剧烈运动项目,以免发生意外。4.多喝水。水是最佳的饮料,应分多次慢慢饮用。多吃水果及蔬菜,它们含丰富的水分及均衡的盐类。5.勿抽烟喝酒。抽烟会收缩血管,并损害抽烟者适应高温的能力。喝酒过量会加速虚脱,咖啡因也会加速虚脱。6.穿棉质及浅色的衣物。棉质的衣物比较透气,浅色的衣服可以反射阳光,两者结合起来就不至于使体温过高。7.减慢速度。当天气十分酷热时,不论从事什么活动,应该放慢速度。

(二)集体预防措施。1.合理安排室外作业时间。高温期间,活动安排要尽量避开高温时段,特别是中午至下午3时。需要露天工作的尤其要注意戴遮阳帽或撑太阳伞,尽量穿长袖衣服,以免被太阳晒伤。劳动、训练等场所要注意通风,利于人体散热。高温38°C以上时,应适当调整执勤时间。2.开展为哨位送“清凉”活动。为每个哨位准备一壶凉开水(茶水、绿豆汤或其它饮料)、一盆洗脸水、一条毛巾、一瓶风油精(清凉油),保证哨兵有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3.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减少训练强度和劳动量,防止过度劳累。4.提倡营养饮食。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消化能力减弱,食欲下降,出汗较多。饮食要注意能促进食欲,如多吃一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要多吃瘦肉、鱼类、豆类制品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注意饮食卫生。5.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力所能及地改善官兵的住宿条件,提高睡眠、休息的质量。6.常备消暑药。应常备一些消暑饮料及药品。药品:如解暑片、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消暑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番茄汁、菊花茶,并在上述饮料中加少许食盐,平时随时饮用即可。

(三)中暑的急救措施。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病人抬至阴凉通风处,将靠近脖子处的纽扣解开。假如患者仍有意识,应给患者提供饮料,水是最佳选择。同时为患者泼水,泼在皮肤上的水,蒸发较快,以增加降温的效率。或者用冰块或冷水敷头部,有条件的话可用藿香正气水或人丹等药物,一般都会很快缓解。若情医院。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突发病情时,应注意让患者平卧,不要轻易搬动。急救五字诀:

1.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2.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3.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4.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5.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四)防暑降温的误区。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所以夏季提倡以“热”避热。1.空调温度太低。久居空调房间,会令人感到头痛、头晕、失眠、胃肠不适、乏力身倦,还会有类似着凉感冒的症状,甚至降低抗感染能力,这就是“空调病”。在不是太热的天气里,最好不要使用空调;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开着通宵睡觉;室内温度不要调得太低,应将室内外温差控制在10度以内。无论天气有多热,一定要隔一段时间就将窗户和门打开“换”一次气。2.凉水冲脚。人的脚部是血管分支的末稍部位,脚底皮肤温度是全身最低的,极易受凉;再者,脚的脂肪层较薄,保温性较差,若经常用凉水冲脚,使脚进一步受凉,通过血管传导会引起周身一系列的病理反应,最终导致各种疾病。此外,因脚底的汗腺较发达,脚部突然受凉,会使毛孔骤然关闭,时间长了会引起排汗机能障碍。特别是脚上的感觉神经末稍受凉水刺激后,正常运转的血管组织剧烈收缩,日久会导致舒张功能失调,诱发肢端小动脉痉挛、红斑性肢痛、关节炎和风湿病等。3.出汗时用冷水冲洗。夏天气温高,锻炼时身体产热增多,通过汗液及皮肤血管扩张是身体散热的重要途径。若运动后立即洗冷水澡,皮肤受到冷刺激,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结果使体热散发受阻,反而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同时,皮肤血流量减少使回心血量突然增加,会加大心脏负担。机体从热环境一下进入冷环境,来不及适应调整,容易患感冒或引起胃肠痉挛等。热水洗澡可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促进新陈代谢。4.衣服过于暴露。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C,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穿衣应选择透气性好的面料,以宽松为宜。

四、

药物防暑常识

(一)饮用品。1.淡盐凉开水。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从营养学观点看,任何含糖饮料都不如白开水的价值大,白开水进入人体后能很快被胃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新陈代谢功能,同时调节体温、清洁人体内部环境。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至25℃),这种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多喝些盐开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达到防暑的功效。2.茶水。喝茶是补钾的有效方式。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如果缺钾,人就会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热能力降低。缺钾严重时,会导致心律失常和全身无力。茶叶含钾较多,约占其比重的1.5%左右。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茶水是夏季首选饮品。

3.绿豆汤。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绿豆水沸腾后立即关闭火源,冷却后饮用,解暑效果最佳。4.陈醋。夏季人们饮水较多,胃酸相应减少,使食欲减退。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生津开胃,帮助消化。如果在烹调时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浓,从而增加食欲。夏季是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吃醋还能提高胃肠道的杀菌作用。另外,如在烹饪时加入几滴醋,就会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而且有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5.强化清凉饮料。蔗糖克、盐1-4克、柠檬酸1克、氯化钾1克、维生素C-毫克。加入凉开水0毫升中溶解即可。可补充人体所需要的水分、能量、电解质及维生素。6.陈皮茶。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将开水冲入,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凉后,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7.桑菊茶。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即可。常饮此茶,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8.荷叶凉茶。将鲜荷叶半张撕成小片,与白术10克,藿香、甘草各6克共煮20分钟,加入适量白糖,凉后可饮。9.食盐甘草饮。甘草15克,加少量食盐,沸水冲后浸泡1小时即可。

(二)食用品。

1.人丹。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管蠕动,缓解肠痉挛。2.苦瓜。从理论上说最开胃爽口、祛暑清心的瓜类食品是苦瓜。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的经验之谈。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 

作者:武警山东总队警务处张莹苗安波

总监制:任延波

监制:贾伟狄帮聚

主编:王宜海杨一鸣

责编:王大振

编辑:吴笛源

投稿邮箱:sdwj_nw

.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zl/9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