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质量月职工技术比武想到的
新天铁炼钢厂时讯来源
9月23日,笔者有幸参加了连铸车间出坯工的技术比武,感慨良多。
在连铸车间,如果以技术含量排序的话,除了中包工岗位,我觉得便是出坯工了。在我的印象里,出坯工除了吊坯码垛,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还要会切割钢坯。坯头坯尾要切,中间不合格坯要切,最重要的是,哪个流火切机不好用时,就必须出坯工上了,冒着几百度的高温,据说为了能拉够预定的炉数,有的需要出坯工连续切割很多炉,直至停台。那时候,除了要求把钢坯的断面切正,便是速度的要求,不快就要受高温的炙烤,那汗水,不仅仅是湿透了工作服,有时候还会中暑、虚脱。在现场采访,时常会看到在冷床上挥舞着长长割枪的他们,用一句话说:很辛苦。
这次比武,应该是质量月的活动内容,我觉得挺好的,除了上面所说的出坯工的职能之外,还有一项出坯工是钢坯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可以说,出坯工切割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一根钢坯是否合格,进而还可能造成后道工序的质量异议,这样的比武既能练兵,还能看出每个选手平时工作的状态。
比武很正规,有切割速度的计时要求,还有断面的整齐度,选手们个个如临大敌,试枪、调枪,然后劳保着装整齐上阵,从他们认真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每一个选手都想拿一个好的名次,毕竟这是比赛,毕竟这是展现自己技术水平高低的舞台,多少年的切割历练,都凝聚在那一簇簇飞溅的钢花上。
是比武就有名次,是比武就能看出很多的问题,比如切割的速度差距,比如烧枪,比如断面的切斜,看来,在学习技术的道路上真的永无止境。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条新闻,在近日获得“天津市技术能手”称号的92人中,就有新天铁的马文涛和陆湧浩两位同志,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获得荣誉称号的普通职工,他们勤学苦练,善于钻研,所取得的成绩让人刮目相看。
前几天,炼钢厂的肖强在由人参赛的“海河工匠杯”---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天津选拔赛暨年天津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第21名的好成绩,为炼钢厂争得了荣誉。
一个员工的技术,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实力,而实力是企业发展最根本的基础,上升到国家层次也是如此。目前,虽然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想在高科技领域打压和封杀中国的企业,但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一些企业不服输,奋起直追,大力发展高科技,靠得也是人才和技术。
学习技术,拥有一门技能,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有用武之地。
文:刘玉凯图:赵建永
往期推荐:重磅!印尼某钢厂的工资条曝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