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一全科middot科普关于中

中暑,俗称发痧,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中暑?

*环境温度过高*人体产热增加:如从事重体力劳动时*散热障碍:如空气湿度较大、肥胖等*汗腺功能障碍:如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

所以在高温天气(32℃)、空气湿度大(60%)和无风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此外在室温较高和通风不良环境中,年老体弱、肥胖者也易中暑。

如何识别是不是中暑了以及中暑的程度?

先兆中暑:在高温的环境下可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体温往往在38℃以上,除先兆中暑症状以外,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的症状。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可出现肌肉痉挛、高热(直肠温度≥41℃)、无汗、神志障碍(谵妄、嗜睡和昏迷)。

中暑会致命吗?

会的。热射病是重度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通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夏季,病死率非常高。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高温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病死率为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中暑后怎么处理?●迅速撤离高温坏境,选择阴凉避风地方。●解开病人的衣服,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立即喝含盐的凉开水。●降温处理:用冷水檫身或头部、颈部、腋下、腹股沟处放冷水袋或冰袋冰帽。●在患者的额部,颞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人丹、十滴水等。●如出现虚脱、抽筋,神志不清等休克症状时,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立即拨打医院抢救。炎炎夏日怎么预防中暑?

●暑热季节要加强防暑卫生宣传教育,也希望居民朋友们主动了解防暑相关知识。

●避免高温时间出门。如果必须要出门的话,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还可以涂抹防晒霜。

●外出时尽量穿着透气的浅色衣服,避免穿紧身绝缘服装。

●老年人、孕妇、幼儿、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要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夏季应当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去喝水;出汗较多时可饮用一些盐水,补充人体因出汗损失的盐分。

夏天吃哪些食物可以预防中暑?●多喝汤,绿豆汤是人人皆知的夏季较好的解暑饮料,常喝绿豆汤、酸梅汤、金银花汤等清凉生津饮料,有益解暑降温。●多吃苦味菜:苦瓜、苦菜、苦丁茶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多吃瓜果,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另外,香瓜、黄瓜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是高温和野外作业人员经常选用的果品和饮料。●多饮茶,如绿茶、菊花茶,温茶能降低皮肤温度1-2度。如能在温茶中适当加点盐,以弥补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对预防中暑更有裨益。

藿香正气水对中暑都有效吗?

中医认为,中暑有“阳暑”“阴暑”之分,“阳暑”基本与西医所指的中暑是一致,是在高温环境下造成,如烈日下暴晒引起的中暑。“阴暑”则是指“暑热在内、寒湿在外”,是因为暑天受寒引起的,也就是感受暑湿之邪后,加上纳凉不当引起,比如贪图空调而受风寒、贪食冷饮所致脾胃湿寒,总之造成了外寒内湿的病态。

藿香正气水属温热类药物,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可有效化解体内湿气,对“阴暑”有效,而用它来治疗“阳暑”只会使加重病情。此外,烈日暴晒下由于汗液排出,人体水分丢失,而藿香正气具有除湿作用,此时使用反会加重体内缺水。

可见,阳暑阴暑大相径庭。夏日居家备点藿香正气是明智的,但一定要用在寒湿症,用在阴暑,千万不要用反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是液体剂型,由水煮及酒浸制成,其中酒精含量为40%~50%左右,相当于40多度的白酒,故驾驶员、酒精过敏或不能饮酒者应慎用或改用其它剂型。

此外,藿香正气与头孢类抗菌药物也不能同时服用,酒精与头孢类药物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等,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关于中暑认识的几个误区

1、白天室外才会中暑X中暑是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所致,炎热的夏季,即使在夜间,一些老房子通风不良,部分老人担心空调浪费电或没有安装空调,也同样会导致中暑。2、天热才会中暑X生活中一些坐月子怕风的陋习,以及一些感冒发热用被子捂汗的错误方法,都会影响机体影响散热过程,导致体内热量短时间急剧增加,都可能诱发中暑。3、中暑发热口服退热药降温X

中暑在大量出汗之后,出现体温调节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而所谓退热药会进一步造成多汗,加剧水电解质丢失,从而加重病情。中暑发热应采用物理降温手段。

4、中暑后大量饮水X

单纯大量饮水,会导致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脑水肿昏迷。因此,应该少量多次饮水,最好服用补液盐或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5、中暑晕厥急救掐人中X中暑昏厥掐人中这种做法基本只能起辅助作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并不是中暑的急救措施,并且会导致失去意识的伤者气道更加不通畅,有潜在风险。

作者:周炜

医院全科医学科

浙江大医院

全科住培基地级转岗学员

制作:陈明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zl/910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