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0日,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张亚平已在华中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奋战了39天。工作之余,她最想念的就是家中的两个孩子,大儿子4岁,小儿子还不到1岁。张亚平今年33岁,是2月11日我市紧急补充到武汉抗疫一线的医生之一。▲张亚平出发时画面在她的心中,武汉一直是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城市,但初到武汉,她看到的不是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而是医护人员从死神手中抢人的画面。而今,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坚守下,她所在的病区已治愈出院52人。▲换上防护服的张亚平张亚平拥有7年呼吸专科临床经验,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面对新冠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她挺身而出,主动申请支援武汉,并递交了请战书:“我申请到武汉一线去……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领导考虑到她的小儿子不满1岁,尚在哺乳期,并没有把她的名字编册在内。了解到领导的顾虑后,张亚平立即表明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愿意支援武汉的决心。领导听了之后,第一句话就是:“你孩子不是还没断奶吗?别去了,在家照顾孩子吧。”“孩子可以断奶,随时都可以。”张亚平坚定地回答道。2月10日晚,张亚平剪掉了心爱的长发。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专门给体弱多病的妈妈打电话,称自己因工作安排要到外地进修一段时间。▲在张亚平妹妹的朋友圈,得知她的爱人说了这样一段感人的话2月11日,张亚平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程。后来,通过新闻报道得知女儿去了武汉,张亚平的母亲哭了好久,为女儿的健康担忧,也担心两个年幼的外孙。张亚平的父亲则给女儿送去了安慰:“亚平,你在武汉一线,望多作贡献,病人的平安就是祖国的平安。切记,不图名和利,只愿平安回,老爸。”张亚平从不把自己面临的危险告诉家人,每次和家人通话,她总说自己吃得好住得好,她知道,只有这样说才能让家人安心。一天,在病区连续工作近10个小时后,张亚平的身体几乎虚脱,在脱防护服时不小心让护目镜触碰到了眼睛。同事着急地催促她采取措施,她心里第一时间想的却是万一被感染,会不会耽误接下来的工作。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第二天,张亚平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连续工作了8个小时,准备下班时,她负责的一名病人做的检查还要20分钟才能出结果,同事劝她换班休息,检查结果交给下一班的人,张亚平却说,她最了解病人的情况,别人接手不利于病人病情恢复,所以她得等着。半个多小时后,病人所有检查的结果都出来了,确认没有问题后,张亚平才做了交接。回到宿舍她才发现,脚已经肿得连鞋子都脱不下来了。张亚平所在的病区共有重症病人50多名,她和同事们每天都踩在“生死线”上用心救治病人。她永远不会忘记病区第一个病人治愈出院的那一刻,当时,她用颤抖的手写下了病人的名字,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治愈出院前,某患者向张亚平等医护人员致谢“我会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到最后,疫情不退,我不走!”这是张亚平日记中出现的最多的一句话。
文字
牛瑛瑛
编辑
付春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