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进入初伏
感受到高温的“热情”了吗
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
感觉像是进了一个大蒸笼
闷热难耐
很多人怕热
躲在空调屋里
一刻也不想出来
感觉是凉快多了
可是这样对身体真的好吗
在初伏时节
养生防病
需要注意啥呢
7月19日,“燕赵健康大讲堂”第十场活动走进了雄安新区。
医院中医科主任蔡春江,为大家讲解了夏季养生、冬病夏治以及有关三伏贴的一些知识,还告诉了大家三伏养生的一些妙招。
蔡春江在给大家讲解夏季养生防病知识
一定要记住
夏天就该热着过
进入初伏
闷热潮湿的天气
典型的桑拿天,闷热难耐
躲在空调房好象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一直待在空调屋
对身体真的好吗?
当然不好了!
古人曾说过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热了就该出汗
不要强行空调降温防暑
逆时、逆季、逆自然规律
强行降温不让出汗
就会耗伤正气、阳气
适时、适度、适量出汗
使气得泄
暑热从汗而自然外泄
保持阳气,不伤阳气
身体自然健康
当然
过度出汗也是不好的
暑热伤心气、心阴
过度出汗也会伤心
夏季养生
衣食起居,防暑最关键
暑为夏季的主气
为火热之气所化
独发于夏季
暑邪侵入人体
常见腠理开而多汗
汗出太多,必然耗伤津液
人们因此常有唇干口渴
尿黄便干、心烦闷乱等表现
如果伤津进一步发展
则会耗伤人体元气
此时人们往往有
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情况
因此
进入夏季
衣食起居各方面都应注意
Part.1
饮食方面
多喝温水,且饮水要慢,还可以多喝淡盐水,来补充随汗液丢失的氯化钠。多吃苦味或凉性的蔬菜以泄暑热和燥暑湿,比如苦瓜、苦菜、番茄、芦笋、苦笋等。
Part.2
穿着方面
男性不要因贪图凉爽而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此外,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
Part.3
保证充足睡眠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Part.4
留意体重变化
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夏季养生
心静、心慢,自然凉
夏季属火
而心又为火脏
两火相逢
所以夏天人的心神
易受扰动而不安
以至心神不宁、心烦意乱
所以
夏季养身还应注意养心
心静
要心静,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静坐、听音乐、看图画、钓鱼都是静心的好方法。
心慢
减慢心跳和呼吸频率,生命活动的节奏也才能慢下来――这样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所以,夏季人应减慢生活节奏,少劳累,多休息。
同时合理选择户外活动时间,降低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出汗,耗伤心之阴阳。
夏季养生
天气湿热,得让身体“干”起来
夏季既炎热又多雨
这个季节里空气湿度最大
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
或因居处潮湿
很多人因此而出现身体不适
下面教大家
三个简单有效的夏季祛湿法
Part.1
少盐,帮助肾排水
如果不是出汗太多,夏季仍然要坚持低盐饮食,特别是对于肾脏有疾患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Part.2
洗温水澡,比桑拿更健康
说起排水,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懒人招数就是洗桑拿。但这种被动的出汗方式并不适合炎热的夏季,尤其不适合频繁采用。因为蒸桑拿虽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排除体内的湿邪,但因在洗桑拿的过程中,出汗过多,不利于心脏健康。
其实相对于桑拿,洗个温水澡并稍加按摩是更健康的排水方式。
Part.3
适当午睡,身体更轻盈
现代研究证实,睡好觉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因为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
而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睡眠时间往往不足,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
夏季养生
祛湿养脾很关键
夏季多雨潮湿
中医讲湿邪困脾
我们说脾脏有运化水谷
和水液的功能
还能够向上向外
输送营养精微物质
并且协助管理气血的生成和统摄
好似一个机器枢纽
位于人体中部
机器受潮生锈
便不能正常工作了
脾脏也是如此
下面给大家
推荐两个简便的夏季养脾法
护脾法
选用各种药粥护脾胃,如莲子、白扁豆、薏米各50克煮食;
银耳、绿豆各20克,百合10克,糯米克煮粥食;
山药、茯苓各50克,炒焦粳米克煮粥食。
温脾法
夏天贪食生冷,容易寒积脾胃,影响消化功能,此时可用较厚的纱布袋,内装炒热的食盐克,置于脐上3横指处,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
夏季养生
天气虽热,但仍需保护阳气
夏季虽然炎热
但仍需注意保护人体阳气
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
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
空调房呆久了
泡杯干姜红茶
能帮助你祛除表里之寒
顾护阳气
夏季养生
运动不可少
夏季更适合“轻运动”
所谓“轻运动”
就是体能消耗少
技术要求低
时间要求松的运动养生方式
以半个小时的运动量为宜
垂钓、步行、练瑜伽
扭秧歌、跳交谊舞
都是不错的“轻运动”
游泳:防暑降温
酷暑天气,选择室内游泳,可以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游泳消耗体能较大,患有心脏病、糖尿病、肺病等病史的中老年人在游泳时应听取医生的建议,以免发生意外。
钓鱼:养心养性
明代李时珍就指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
钓鱼对提高人的视觉和头脑灵敏的反应能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老年人一般每次垂钓两个小时比较适宜,防止过度疲劳诱发其他疾病。
钓鱼前要有充足的睡眠,保持体力充沛。垂钓时要多活动,坐、站结合,因为坐久了影响双腿的血液循环,站久了大脑易缺氧。
太极拳:调节气血,排汗排毒
夏季练太极拳能调节气血、更有利于排汗排毒,促进新陈代谢,每天坚持练一会太极拳,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练太极拳时,要注意自我监护,适当安排运动量,注意定期检查身体。一般认为,每次晨练太极拳以后,以无疲劳感为度。
健步走:增强腿部肌肉
健步走是速度介于跑步和散步之间的一种运动方式,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参与。而且锻炼效果好,对增强腿部肌肉和提高心肺功能有很好的作用。
行走的速度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状态,每天快走半小时至40分钟,走到“细汗微出”,强度以感觉呼吸、心跳有点加快,微微出汗为准。
夏季养生
4个穴位来帮忙
神阙穴,生命之根蒂
神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古今以来,大家都十分注重神阙的保养,称神阙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
本穴喜灸而禁针刺,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可以按摩和艾灸法,其中按摩最简单,艾灸最有效。还有贴药疗法,根据病情把中药研成粉末,用胶布贴在肚脐上,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就是我们中医说的脐疗。
足三里,补气血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在临床中,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
足三里有气血双补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疾病。
关元,留住元气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简便取穴,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关元穴的作用:温肾阳、补虚,壮阳的作用。关元穴是小肠经的募穴,也是脾经、肝经、肾经、任脉的交穴。
位于下焦,内有肾脏、小肠、膀胱、妇胞宫、前列腺等脏腑组织,故有统治三阴经、任脉诸经疾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从古到今都把此穴作为保健要穴。
命门穴,强壮命门
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在第十四椎下,也就是第二腰椎棘突下,前方平神阙穴。因本穴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门之称。
命门穴的功能体现了肾阳的作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育功用有重要影响,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对饮食消化、吸收与运化,以及水液代谢等都有促进作用。因此认为是藏真火之穴。
冬病夏治
什么是冬病?什么是夏治?
冬病
1、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一类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关节炎等)。
此类疾病发生的根本:1、寒伤阳气2、病邪伏留。
夏治
①时间:夏至后三伏天期间。
②方法:通过中医传统方法(饮服汤剂,穴位贴敷,针刺拔罐)。
③治则:振奋阳气,驱除邪气。
④目的:减少疾病在秋冬季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乃至不再发病。
冬病夏治
这三大误区你要知道
1误区一: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
真相:阴虚火旺者不适合冬病夏治
事实上,冬病夏治是无法治疗一切疾病的,而且在中医的治疗过程中,同一类型的疾病出现的症状也是不同的。一般哮喘治疗中,只有寒痰犯肺类型的咳喘,才是适合通过冬病夏治的办法来治疗的。
阴虚火旺型的患者,身体内部的阳气过重,所以一定要先进行温补,不然是不利于治疗的,反而能够导致身体形成新的危害。
2误区二:“夏治”有效可不再继续治疗
真相:治疗半途而废或使病情加重
冬病夏治是一种系统性的中医手法的调理方法,效果不是十分明显,通常要获得真正的效果,需要到达冬天才能够感觉到。
此外,冬病夏治所针对的疾病多为一些慢性病,治疗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即便到了冬天真的有了效果,也不要轻易见好就收,是否继续治疗还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3误区三:夏治可保冬病不发作
真相:夏治只是基本保健,不可过于依赖
实际上,冬病夏治只是针对慢性疾病的一种基本预防保健,并不能代替日常治疗,在此期间不能盲目减药、停药。
同时,一些需要遵守的禁忌也不能松懈,在夏天应忌食酸冷、辛辣、油腻食物,尽量少吹空调,同时注意适度的锻炼。
三伏贴
先带你了解一下这种“小膏药”
三伏贴到底是怎么回事
它是怎么起作用的呢
实际上
是利用夏季阳气
和温热药物的温阳补益祛寒作用
提补人体正气
扶正祛寒
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从而缓解和控制疾病
三伏贴的特色优势不可忽略
传统疗法,副作用少
老少皆宜,易于接受
操作简便
安全有效等
三伏贴
贴敷之前这些需要注意
其实贴敷后
需要注意的并不是很多
但是有下面几项还是必须要遵循的
1、贴完不要让冷风直吹,冷风吹到颈、背、腰,整个脊柱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贴敷的这一天,一定不要直冲着电扇、空调吹,空调温度也要适当的升高;
2、6小时揭掉后就可以洗澡了,洗澡时需要注意水温,不能贪凉;
3、贴敷当天要少吃发物,比如羊肉、狗肉等等,辛辣的火锅也要少吃,贴敷后第二天就不用禁忌了。
特别提醒:
1、并不是说初伏、中伏、三伏第一天贴最好,我们一般建议头伏的前七天,二伏三伏的前三天来贴。
2、一次需要贴2—6个小时,有些容易过敏的病人,建议贴2个小时就可以,最长6个小时,贴太长皮肤受不了。
三伏贴
适用于哪些病症呢
三伏贴适用于
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
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
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
(风湿类关节炎及胃肠道疾病)
阳虚型:反复感冒、慢性咳嗽、哮喘、肺气肿;
特异性:慢性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变应性咽喉炎;
小儿类: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嗽、慢支、哮喘、慢性腹泻、消化不良、遗尿;
脾胃类:慢性虚寒性胃肠病、慢性腹泻、夜尿频多;
关节类:腰腿冷痛、四肢冷麻、颈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性关节炎;
心脑疾病类:冠心病、脑血管病(证属寒凝经脉者);
妇科类:月经病(如月经不调、痛经证属寒凝胞宫者)。
年三伏贴时间
醒穴:6月21日—6月27日
一伏:7月17日—7月26日
二伏:7月27日—8月4日
二伏加强:8月6日—8月15日
三伏:8月16日—8月25日
三伏加强:8月27日—8月31日
本文专家:
蔡春江
医院中医科主任
编排:健康河北官微
推荐阅读
河北主汛期来了!局地暴雨洪水随时可能发生!这些事一定当心
位专家坐诊!这些社区居医院专家瞧病!
熬夜就是慢性自杀,没有侥幸!看完这些人的经历你就知道了!
夏天湿气重、怕上火?3种绿色食物要多吃,美容、减肥、养生……
注意!河北40℃高温来袭!此时谨防这种病,死亡率会上升!
从腹泻到死亡,不到12小时!夏天拉肚子千万别大意,血淋淋的教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