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战士记市第一医院副院长

5月11日早8点前来到办公室,组织交接班、查房,安排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医院大门时,已经是7点以后了,医院副院长兼普外科主任吴瑶强的一个普通工作日。从医24年来,吴瑶强从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成长为科室主任、副院长,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却从来没有离开过手术台,始终在临床一线奉献着。敢于担当的好医生

年初,家住五龙背镇的于女士脸色变得发黄,身体乏力,医院,病情仍不见好转。医院虽然得到确诊:于女士患了肝门部胆管癌,但该院医生却告诉她的家属,“你们赶紧转院吧,我们这儿治不了。”因为肝门是肝脏器官中一个异常脆弱的部位,且位置险要,他们在省内外到处求医,却没有医生愿意做这个风险很大的手术。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得知曾有患肝门部胆管癌的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而且术后恢复得很好,于是抱着一线希望来到该院。吴瑶强仔细查看这名患者的病历后,认为她仍有手术的希望,决定为她做这个手术。患者被推进手术室后,主刀的吴瑶强神经高度紧张,因为在大动脉和静脉上做手术,有丝毫差错都可能导致病人性命不保。13个小时后,手术室的门终于被打开,手术成功了!“吴院长的胆子太大了,这么难的手术也敢做,万一失败了怎么办?”面对同事们的疑问,吴瑶强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患者只要有1%的希望,医生就应该付出%的努力。”

不懈努力的“攀登者”

将于女士从死亡线上拉回,仅是吴瑶强做过的众多复杂疑难手术之一。这些疑难手术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他20多年的专注与历练。

年,26岁的吴瑶强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医院普外科的一名医生。为了让家乡父老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他曾远赴日本学习,回国后又到北京、上海、医院深造。此后,好学的他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新技术的机会,听说有国内专家在外地进行学术交流,就算再忙他也要抽时间去看看。

担任普外科主任后,吴瑶强经常组织科室人员开展业务学习,讨论疑难病例,不断提高科室整体医疗水平。在他的主导下,多年来该科室先后开展了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术等30余项普外科领域诊治新技术、新项目,均填补了丹东地区空白,他开展的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让人心疼的“工作狂”

普外科是一个涉及病种多、急诊手术多的科室。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半夜,只要有病人需要抢救,吴瑶强就医院。年6月的一个晚上,在医院忙了一天的吴瑶强刚回家坐下拿起碗筷,医院的紧急电话,原来有位出租车司机遭遇抢劫,腹部被刺,生命垂危。吴瑶强立即医院,经过他和同事8个多小时的努力,病人的生命体征终于恢复平稳,此时一宿没合眼的吴瑶强已经累得虚脱了。

吴瑶强平均每天要做三四台手术,为此时常一整天吃不上饭,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腰病。连走路都觉得疼痛的他,却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年11月,吴瑶强在查房时不小心扭伤了左脚,被确诊为左外踝骨折。作为外科医生,他比谁都知道休息对于骨折愈合的重要性。但由于当时正值普外科疾病高发期,科室病人多,其中还有许多疑难病症,吴瑶强为方便工作,干脆将自己的病床搬到了外科科室,一边治疗,一边工作,吃住也都在院里。遇到疑难手术,他便强忍着脚痛亲自操作,实在疼得撑不住了就把伤脚放到凳子上歇一会儿。许多患者看到他坐着轮椅查房,都伸出大拇指称赞他:“你自己都是病号了还想着我们,真是太敬业了。”

一年天,吴瑶强天天都在工作岗位上,即使没有手术,他也坚持每天早晚各查房一次。对于那些刚刚做完手术以及病情危重的患者,他一天要去查看好几次,而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却少得可怜。前不久,他父亲医院,在老人住院的一个多月里,吴瑶强没有请一天假,没有耽误一台手术。有人问他父亲:“你病了,儿子都没在身边照顾你,你怨不怨他?”老人摇摇头说:“病人比我更需要他。有这样的儿子,我光荣!”

吴瑶强不仅是一名技术精湛的医生,还是一位开拓创新的管理者。在他的管理和引导下,该院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院普外科于年被评为丹东市级名科,年被评为丹东市级重点专科,年被评为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吴瑶强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人民满意好医生、市首届自然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对此,他坦然地表示:“被患者需要,是我最大的幸福!”

记者│单晓颖编辑│魏丹阳崔祎乔

赞赏

长按







































程序c#开发
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zl/8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