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天气持续高温闷热,市民经常会说“热死人了”,有时这并非一句玩笑话。目前扬州已连续出现两人因热射病导致昏迷。
52岁谈先生平时做一些泥瓦匠的工作,昨天下午三点多外出,在室外工作两个小时后,出现了意识不清、恶心呕吐、四肢抽搐,随后出现昏迷,并且程度逐渐加重。晚上九点多被医院急诊科。经医生诊断为重度中暑,也就是热射病。
“医院的时候,患者体温有40度,有喷射样的呕吐,还有腹泻大小便失禁,跟病史相关的话结合考虑,是一个重症中暑,也就是热射病。”医院急诊ICU医生曹鹏介绍,入院之后,给患者采取了紧急降温,要控制体温。截至15日10点,患者体温已经恢复正常体温,但仍未脱离危险。
15日凌晨,医院急诊科又接诊一名老年热射病患者。
“夜里12点,一名83岁老太因发烧送过来,体温40度,考虑重症中暑可能性较大。”曹鹏介绍这可能与老人劳累、家里高湿环境,未开电扇空调等降温有关。“老年人免疫力功能较低,对热度的耐受性跟敏感度都比较差,所以会出现中暑。”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人容易中暑?中暑时会有哪些征兆呢?专业人士表示,在高温下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如何防暑降温、安然度夏?医院急诊科医生支招关于中暑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
热射病是高温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主要是指:高热(体温>40℃)、精神状态的改变(头痛,言语不清,癫痫发作或昏迷)、器官衰竭;根据病因,又可分为非劳力性或劳力性两种。非劳力性通常发生于年龄较大的人,由于热环境暴露及散热不足引起;劳力性主要与体力活动有关,过量产生的代谢热超过生理性热丢失引起。
那遇到有人出现上述迹象......我们该怎们办?
1、立即拨打,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2、将患者脱离热环境,搬至通风、阴凉处。
3、去除衣物,用凉水喷洒,湿毛巾擦拭全身,扇风,加快汗液蒸发,使身体温度降低。
4、予含盐饮料口服,注意避免给意识状态改变的人大量饮水,如果患者需要饮水,请小口供给。
5、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无助于降温,且可能带来肝肾损害。
这么危险,我们该怎么预防呢?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连续长时间从事高温工作。在一天中的凉爽时段安排户外活动。
2、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常备含盐分的饮料。避免喝含糖或酒精过多的饮料,否则会引起脱水。
3、减少中午劳动或外出,如果外出,做好防晒工作。
4、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5、不要长时间吹空调,空调温度应控制在与室外温差5℃至10℃,一段时间后还应及时开窗通风换气。
(通讯员苏宣记者王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