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根治 http://m.39.net/pf/a_4467180.html
随着夏季的到来,全国进入酷暑阶段,有突友跟研读君说:“天气回暖,腰突症状也减轻了很多。”
也有突友跑来哭诉:
“
这几天腰痛发作,坐也不是,躺也不是,腰突的老毛病又发作了,明显感觉腰部不能下蹲,且腿部感觉有点麻,可能是常在空调房里久坐有关。
”
夏季对腰突到底是好是坏?突友在夏天如何自己照顾自己“脆弱”的腰椎?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夏季
是腰突高发的季节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
一、进入夏季,一般人都以为气温回升了,周身的血脉通畅了,困扰患者的腰椎病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
但是,夏季也是多雨的季节,所谓“暑热多兼湿邪”,冷热交替刺激,极易引发腰部肌肉痉挛、神经根水肿,从而导致腰部酸痛,活动受限制。
二、夏季人们喜食生冷、贪凉,室内有电扇、空调等。很多人都不约而同采取开大空调乘凉的方式避暑,稍不慎便寒湿入侵。
长时间的冷风刺激易导致腰部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从而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会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椎间盘内压力升高,造成更多的伤害。
腰部久坐疲劳,加上室温太低、凉气过重的因素,很容易引发腰背肌及椎间盘疾病的复发。
夏季
是治疗腰突的最佳季节
古人说“冬病夏治”,腰间盘突出也是同样。
夏天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极佳时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腰椎病等只有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会加重病情,夏天本是低发时节。如果能抓紧时间在夏天进行治疗,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夏天气温高,体内血液循环通畅,新陈代谢加快,患者服用药物、进行康复锻炼,理论上效果更好!
从中医角度来说,患者阳气不足,冬季不利排寒;夏季阳气生发,毛孔张开利于排寒;冬病夏防,百病由寒起,寒在夏季生,所以对于腰间盘突出患者来说,不妨抓住时机,行动起来。
冬病夏治的原理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腰椎病、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方法,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腰突
夏季能吹空调么?
夏季天气炎热,突友在家里吹空调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对着身体吹,尤其是不要对着腰部吹,避免腰部受凉。
寒冷或潮湿可引起腰部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压力增加,加快椎间盘的变性,导致腰疼。
待在空调房时,最好准备一个长袖衣服或披肩,尤其是在出风口下工作的人,要准备毯子、护腕,保护颈部、肩部和腕部,避免冷风直吹。
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关节炎、痛风、受过外伤的位置,受凉会诱发症状,比如疼痛和僵硬,要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暖。
屋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6℃就好。不要彻夜开空调,晚上开一会儿,待室内温度降下来就关掉,以防第二天肌肉酸痛、不灵活。
腰突
夏季如何运动?
腰椎间盘突出,冬病夏治正当时。
在夏季进行适当的运动,能使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神经复苏活跃,消除水肿和炎症。
《易经》里讲“运则生阳”,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夏天要“以汗制汗”,而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
锻炼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
夏天推荐游泳、倒走等运动。患者采取倒步走时,患者的两腿会交替向后迈步,这样就可以增强了大腿后肌群,可以增强腰背部肌群的力量。游泳可以锻炼下身肌肉群,强健的腿部能可以有效分担腰背部负担。
需要提醒的是,夏季运动时间很重要,不要选择太阳最毒的正午,因为大汗淋漓会伤气血。一般建议选择早上、傍晚,选择慢跑、太极、跳操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
夏季日常生活
有哪些注意?
突友在夏天的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这些情况:
1、夏季不要贪凉,原理已经和大家说了。要特别注意一下空调的利用,寒凉不仅不利于恢复,更会加重情况,所以在空调房间的话,多注意腰部保暖,是很有必要的。
2、在洗澡的时候,尽量用温水,不要用凉水,避免腰部受凉增加疼痛。
3、不要睡凉的床,受凉会使得腰部肌肉痉挛。
4、在家洗衣服的时候,我们把盆最好放高一点的位置,不要弯腰,防止腰部过度劳累而带来的疼痛。
饮食有节也很重要,肥胖的人往往容易发生腰背痛,是因为其过分的体重增加了,相应肌肉、韧带和骨关节的负担而致,所以也要格外的注意。
“因时制宜”,事半功倍。在合适的治疗时间,采取最适宜的方法,将腰突对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的影响程度减少到最小,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