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已经到来。这几天,我市气温连创新高,对职工工作产生较大影响。
高温下的劳动者们,应享受哪些权益?有哪些注意事项?户外劳动累了,可去哪些地方休息喝水?近日,记者走访了市人社局、医院、沿街商铺等单位门店,收集了这份高温劳动者权益和应对清单。
高温下劳动,可享受以下权益
市人社局劳动关系科科长谢灿华介绍,根据我国《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除了高温补贴这项人们较为熟知的权益外,劳动者高温下工作还可享受多项“高温权益”。
根据湖南省《关于做好夏季高温劳动保护工作的紧急通知》,夏季高温期间,是指7月1日至9月30日。
这期间,对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7摄氏度以上时,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降温措施的,应停止作业。对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在35摄氏度至37摄氏度之间的,要配备相应的防暑降温防护设备和用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暑,同时支付防暑津贴。防暑津贴标准原则上应不低于元每人每月。
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制定《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对高温停工、高温作业中暑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办法》明确,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而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高温天劳动,防中暑也要防“空调病”
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记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近日,该院收治的中暑、腹泻、“空调病”等“高温病”患者直线上升。
夏天,最常见的疾病就是中暑。急诊科主任黄昕介绍:长时间在高温高湿天气下工作的人员,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的症状,可能就是中暑先兆。“若出现这些症状,要迅速降温,补充水分,多喝淡盐水,移至凉爽的地方。”他提醒,市民应尽量避免在高热时段出行和工作,高温下工作一定要多补水,也可常备清凉油或藿香正气水等。
而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间相对密闭,空气不流通,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且室内外温差较大,身体适应不良,易出现“空调病”。黄昕建议,防范空调病,最重要的是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长期呆在空调房间,要适当活动一下,经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外新鲜气体进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
户外劳动者,可到这些地方喝水休息
7月18日,负责康富路路段的环卫工人黄金玉,清扫一段路后,径直来到附近益阳移动公司营业厅内的饮水机旁接水喝。“夏天饮水多,这周围的门店、银行都免费为我提供喝水、休息的地方。”喝完水后,黄金玉在营业厅的坐骑上修整了一会后,才起身重新投入工作。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中心城区大多数门店、银行、移动营业服务厅及事业单位,均免费为环卫工人和户外工作者提供饮水和休息场所,一些门店还专门为环卫工人冰镇饮用水,为他们消暑解渴。户外劳动者工作之余,可就近选择这些地方休息、喝水。
本文来源:益阳日报编辑:卜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