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暑问题推出多种IoT监测服务

北京皮肤科专科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525899.html

作者:DIGITIMES范仁志

在亚热带与热带地区,中暑是每年都有人发生的问题,事态轻则影响工作能力与生活步调,重则死亡,过去的处理方式只能透过现场持续注意温度计,以及提供中暑相关知识,但在物联网(IoT)时代,有众多新科技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首先提出防中暑服务的日本厂商,是日本电信大厂KDDI,该厂选择用智慧手环测量工人与环境温湿度,把危险度分成4个等级,数据送到现场负责人的智能手机内,当有哪个工人的危险度提高时,负责人的手机就会有警讯,可以及早关切当事人状况,KDDI服务开价每月每人日元(约56美元)。

但温湿度不是决定中暑与否的唯一因素,因此日本电子零组件大厂TDK的智慧手环Silmee,还能测量心跳、活动量、紫外线等数据,提高防中暑指标的精确度,还能监测工人的疲劳度。TDK在年11月推出改良的SilmeeW22,可以提高测量精度,现在已进入验收期。

不过,不是传感器种类多就能防中暑,日本建设公司户田建设(Toda)、医疗器材公司CMIC就指出,中暑应监测的是脑部状况,所以户田建设与日本电子零组件大厂村田制作所(Murata)的合作,是把传感器装在工人的头盔上,而CMIC指出耳垂表面温度最能反应脑部状况,测量耳垂温度就够。

针对工人与户外劳动者的防中暑服务及设备较受重视,但中暑不是劳动者的专利,另外还有个危险族群,就是家中的老人与小孩,因为可以躲到不直射太阳的位置,甚至开冷气,很多人就以为家中的人不会中暑,但实际上中暑与个人体能有关,病人可能在一般人还能接受的温度下中暑,而且不自知。

虽然轻微的中暑不会马上倒地不起,但对个人身体器官仍会造成严重伤害,更不用说被成人留在家中的老人小孩,一旦发生意外,可能等不及其他家人回家,不能不注意。

所以日本电信大厂NTT旗下的NTT西日本(NTTWest),与日本建筑兼房地产公司MisawaHomes,提出的就是建筑与居家物联网监视服务,除了智慧家电与保全相关应用外,现在也追加中暑警示服务,让当事人或远方的家人能实时掌握情况。

这些防中暑技术与服务,基本上均非全新高科技产品,只是现有产品与技术结合的服务,对于夏季更为闷热与漫长的国内南方城市来说,也很有必要,每年可以避免很多憾事发生,对家庭社会与政府都有帮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yf/94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