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不少朋友一不小心就会中暑,轻则休息几分钟就好,重则会危及生命,那么我们在遇上中暑该怎么做呢?我们又该怎么预防中暑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科普中暑。
?
?
01
发病机制
?
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相关疾病。气温高、气湿大、气流少、热辐射强、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过长是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而过度疲劳、未产生热适应、睡眠不足、年老体弱体弱、肥胖和抗热体克蛋白抗体形成等都是其诱发因素。
02
易患人群
?
一般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容易发生中暑。
1.高热、强热辐射作业:冶金行业;机械行业如铸造、锻造等;玻璃陶瓷等行业;轮船和火力发电行业。他们的工作环境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2.高温、高湿作业:印染、造纸行业;液体加热或蒸煮车间、机械行业如酸洗、电镀等。这些地方一般会形成高气温、高气湿的环境。
3.夏季露天作业:农业劳动、建筑、搬运、筑路。这些环境中会形成高温与热辐射联合作用,即受太阳直接辐射和物体二次辐射。
03
临床表现
?
中暑可分为3种类型,临床上常难以区分,有时候会多种类型混合存在。
A
热射病
日射病,又称中暑性高热,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内蓄热、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的疾病,多发生在强干热型或湿热型高温作业。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在10~15分钟内迅速升高,可达40C以上。
热射病的症状多样,其表现为:体温急剧升高,早期大量出汗继之皮肤红、热、干(无汗),脉搏急促有力,搏动性头痛,头晕(意识模糊甚至意识丧失,抽搐等。如抢救不及时,可因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即使及时抢救,其病死率仍可达20%)。
B
热痉挛
也称中暑痉挛,是由于人体大量出汗造成钠、氯、钾等严重丢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神经肌肉产生自发性冲动,出现肌肉痉挛,多发生在干热型高温作业。其临床特点是肌肉痉挛伴收缩痛。肌痉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多见。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病人意识清楚,体温多正常。
C
世界气象日
又称中暑虚脱,是一种较轻的热相关疾病,是机体对过度脱水及电解质丢失的一种反应。其发病也与心血管功能失代偿导致脑部暂时血供减少等有关。多发生在高气温、强热辐射的工作场所。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大量出汗(面色苍白、肌肉痉挛)疲劳、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晕厥等。病人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出现循环衰竭。老年、体弱、高血压病人等在体弱肥胖和抗热体克蛋白抗体形成等都是其诱发因素。
04
治疗
?
不同程度的中暑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出现中暑先兆与轻度中暑时,应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补充含盐饮料并对症处理,必要时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服用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片(液)等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若有循环衰竭倾向的,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如果发生了重症中暑,医院之前,应将中暑病人转移至阴凉处,用任何能够釆取的措施给病人降温,并监测病人体温,但不要给病人大量饮水,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医院救治。
05
预防
?
出现中暑十分危险,因此预防中暑也很重要。
及时补水
多喝水对身体健康而言是没有坏处的,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大家要注意多喝一些水,这样才能有效补充体内水分缺失状况,或者可以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的钠盐,以帮助人体补充一些微量元素,此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中暑的发生。
穿宽松的衣服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应该穿一些比较宽松的棉质衣服,这样就能够帮助身体中的热量更快的散发出来,同时也能够使汗液得到快速的蒸发,对于降低体温预防中暑有一定的作用。
合理饮食
对于新鲜的蔬菜还有水果,像西红柿、西瓜以及苦瓜等,是非常有效的预防中暑的食物,当然预防中暑也可以多补充蛋白质,吃一些蛋、豆类等的食物。
家里常备防暑药品
人们在外出的时候可以在自己的包里准备一些防暑降温的药物,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在出现头晕症状时使用,可以快速缓解中暑症状。
合理休息
在天气比较炎热时,我们人体的消耗也非常大,因此是很容易出现疲劳现象的,此时建议人们一定要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使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中暑的措施
整理图文:赖馨瑶
查找资料:王杨淇、吕沛珊、蒋优优、黄亚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