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量饮水原理人体的70%都是水分,因此喝水是最好的防暑手段。饮水量每天喝1.5~2L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中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则每小时至少需喝0.5~1L温热的、不含酒精的液体。最佳饮水时间晨起后、上午10点、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可分别喝1~2杯温白开或含盐饮料(水1~2L加盐10克),以补充机体大量出汗所致的盐分与矿物质丢失。“五要五不要”要少量多次地小口慢饮,不要大口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痉挛);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才喝;要喝烧开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的温开水,不要喝“陈”水。二正确穿衣1.衣着的颜色在长时间户外暴晒的情况下,穿着红、黑色或其他深色的衣服更防晒也更凉快。原理很多人误认为,夏季穿浅色的衣服更凉快,其实不然。不可否认,深色的衣服吸热快,浅色的衣服吸热较少,还能反射紫外线,在短时暴晒的情况下,穿浅色的衣服比较凉快。而深色衣服虽比浅色衣服吸热多,但吸收的热量可以成为衣服内形成对流的动力,衣服内的空气对流可以将皮肤表面的汗液和部分热量带走消散,长时间穿着人体会感觉更凉爽。此外,浅色衣物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较差,而红色光波长较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因此防晒效果更好。2.衣着的版型应尽量选择宽松的版型,尤其领、袖、裤腿等开口处要做得敞开些,避免穿着紧身或过于贴身的衣物。原理宽松的衣着能使内部的空气“对流”加强,走动时还可产生较大的“鼓风”作用,衣服的凉爽程度随之增加。3.衣着的质料最好穿着棉、麻质的衣服。原理棉麻质衣物透气性好,防晒指数高,降温能力强,对皮肤刺激也小。Tips衣着的误区夏天穿得越少越凉快!真相:很多女性在夏季喜欢穿吊带衫或背心,皮肤裸露多。这样在室外容易晒伤;在室内,同时又是空调或风扇的环境下,则容易着凉感冒。而不少男性在夏天喜欢打赤膊,觉得凉快!实际上,当气温超过35℃时,皮肤裸露在外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导致体表温度的上升,使你觉得更热,甚至会诱发中暑。该怎么穿:在炎热的夏季尽量不要穿吊带或打赤膊,穿着的暴露面积不宜超过人体总表面积的25%。三提前做好防晒户外活动时间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间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太阳的短波辐射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其他时间段的10倍。尤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减少外出。提前做好防晒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遮阳帽的选择宜选择透气功能好且能遮到颈部的帽子,草、藤、麻等材质都不错。太阳镜的选择建议选择大品牌、有质量保证的太阳镜。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可能诱发角膜损伤、白内障等眼病,而好的太阳镜可以过滤紫外线,有效保护眼睛不受伤害,还可对眼部皮肤起到防晒作用。防晒霜的使用防晒霜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被吸收并发挥作用,所以至少应在出门前半小时涂抹,涂抹前最好先在皮肤表面涂一层保湿霜,尽量不让防晒霜直接与皮肤接触,这样既能给皮肤补充一些水分,也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四充足的睡眠加午休原理夏季保持每天7~8小时的充足睡眠,可以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得到充分的放松,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晚上10点到11点。最佳起床时间清晨5点半到6点。午休很重要在午饭后约1点左右,应尽量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哪怕是打个盹。午睡可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还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尤其对于脑力劳动者、体弱多病者或老人,午睡十分必要。居室的温度调节居室内宜保持通风,可借助在地上洒水、使用电风扇或空调等来降温。如果开空调睡觉,切记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以26℃~28℃为宜,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10℃,且空调最好不要开通宵,避免直吹,尽量使用自然风进行降温。五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原理适度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耐热能力和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功能,并增强人体体质,从而防止中暑。适宜的运动时间夏季最好在傍晚六七点左右开始。适宜的健身项目游泳、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运动时的衣着应穿着纯棉材质、吸汗性、透气性好的衣服,锻炼后需擦干身上的汗水,待体温恢复后再吹空调或风扇。六避开防暑误区误区一:受热后“快速冷却”炎炎夏日,人们外出回来,最喜欢立即开启风扇或空调,或马上洗个冷水澡,然而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可能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正确做法建议使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洗热水澡可以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散发热量,消除人体疲劳。误区二:狂喝冷饮夏季喝冷饮不能彻底的解暑,冷饮食用过多反可导致肠胃疾病,诱发胃痛、腹泻等症状。而喝热茶则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体温反而明显降低,研究证实,喝一杯热茶9分钟可使体温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正确做法夏天喝热茶是简便易行的降暑良方,可以单独泡茶叶喝,也可喝水果茶、花茶等,还可将10克干橘子皮洗净,撕成小块,与5克绿茶一同放入杯中,加开水、盖盖儿泡10分钟左右,去渣,加一块冰糖后饮用。误区三:饭菜不加热也能吃炎热、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等致病微生物,加热可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保护人们的身体不受细菌侵袭。正确做法隔顿的饭菜应加热后再吃。炒菜时适当用些大葱、蒜、生姜等调味,可以增加身体排汗,防暑降温。误区四:睡在地上地面寒气、湿气较重,且在凌晨时最强,而这时人的体温却最低,睡在地板上容易受寒。正确做法睡在床铺上,且床铺最好距离地板至少30厘米,避免受到地板寒气和湿气的侵袭,也防止呼吸系统被地上的灰尘影响。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致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