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桂附地黄汤加减治疗虚劳一例

王某,女,36岁,门诊患者。

01

初诊

周身乏力5月余。

患者自述5月前分娩后出现周身乏力,伴有汗出明显,腰膝疼痛,怕冷,纳差,眠可,小便量多,大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证属肾阳虚弱型,以温补肾阳,化湿行气为治疗原则,予桂附地黄汤加减治疗,整方如下:

附子15g(先煎)肉桂12g 白芍15g 山药12g   

山茱萸12g 丹皮15g 泽泻12g 茯苓12g   

木香9g 独活15g 川芎20g焦三仙12g(各) 

元胡12g 威灵仙20g 甘草9g

7剂,免煎颗粒,日1剂,开水冲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02

复诊

二诊:患者自述服药后乏力症状有所缓解,怕冷,腰膝疼痛明显减轻,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腻,脉弦,嘱上方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03

按语

虚劳,中医病症名,又称虚损,是由于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该患者肾阳不足,水湿内生,湿性重浊,故乏力;阳气不足,失于温煦,故怕冷明显;湿性下趋,故小便量多。予桂附地黄汤加减以温补肾阳,化湿行气为治疗原则。

本方中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脘腹冷痛等病症;肉桂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附子,肉桂温补命门,化气以行水;白芍功善敛阴止汗,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柔肝止痛,在本方中主要发挥养血舒筋,缓急止痛的功效;山药健脾渗湿;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清泻肾中水湿之邪;丹皮清热凉血;川芎行气活血,使气行则水行,诸药补而不滞;木香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焦三仙消积化滞,健脾消食;独活,威灵仙祛风湿,止痛,善治风寒湿痹;延胡索功善活血,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使全方共奏温补肾阳,化湿行气之功效。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陈守强

心血管病科

主任医师

教授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职务:副院长

社会兼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力衰竭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网络医学与心功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中医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二届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及《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网上审稿专家等。门诊时间:周五上午研究方向与专长: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工作简介:先后师从山医院丁书文教医院高海青教授,擅长掌纹诊病,善用膏方调理,自拟经验方30余首,在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及内科杂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挑刺疗法基础上创立了挑络疗法,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尤其疼痛性疾病),取得显著疗效。所获荣誉: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成果奖一等奖1项,人才奖二等奖1项,获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联系

邮箱:

cs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yf/90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