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针放血救中暑这些救命帖不可

引言

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仅带来体表的不适,还易造成热中风、中暑、晕厥,甚至加重心脏病患者病情,引发猝死。针对这些易发症,一些社交网站等平台流传《转载:绝对有效的救命之法》《记住这10个急救穴位,必要时可保命》等“救命帖”。这些“救命帖”多声称“扎针放血”“按压穴位”等方法可以抢救心脏性猝死、中风、癫痫等。急症危及患者生命,合理抢救至关重要,这些“救命法”可靠谱吗?

传言:针扎指尖和耳垂可救中风

中风放血救命法,是不少帖子里推崇的“神奇疗法”。一篇名为《中风放血救命法——很多孝子后悔没有早日看到》的文章称,中风后患者脑部微血管会慢慢破裂,原地将患者扶起坐稳后,可使用注射用针或缝衣针扎破患者十指指尖和双耳耳垂并致出血的办法“治疗”。

文章还称,使用该疗法等患者恢复正常感觉后再就医,“否则,若是急着抬上救护车送医,经一路的颠医院,脑部微血管差不多已经都破裂了”。

辟谣

贸然放血急救,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反而加速脑细胞死亡。

突发和日常治疗完全不同,突发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时,不论原因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此时脑部局部血压升高,血液及氧气减少,身体的保护机制会自动升高血压,让血流入脑部以挽救濒死的脑细胞。这时若贸然放血急救,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反而加速脑细胞死亡。

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拨打求救。等候救护人员到来时让患者平躺,尽量不要活动,松解其衣物以保持呼吸顺畅。

传言:脚趾放血可救心脏性猝死

在“救命帖”中,针刺放血疗法经常被提及,除宣称该“疗法”能救中风外,还可抢救“心脏性猝死、羊角风、哮喘”等。不少网帖称“心脏病发作后,马上脱掉患者袜子,用缝衣针分别刺破其10个脚趾,病人即清醒过来。”

文章称,当哮喘和急性喉炎等症状发作时,用缝衣针刺破鼻尖,挤出两滴黑血即愈;抽羊角风(癫痫)后,刺破人中穴挤出一滴血马上即愈。并表示“以上方法无任何危险,请放心操作,在10秒内立见效果。”

辟谣

抢救心脏性猝死者,必须在最初3-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

心脏性猝死是指因心脏疾病或其他意外,如情绪激动、环境突变、突发事故等强烈刺激,引起心跳骤停的现象。抢救心脏性猝死者,必须在最初3-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

而对急性心血管疾病,平卧休息、保持安静非常关键。操作心肺复苏记住“稳、快、深”,并在急救人员到来前不停地做心脏按压。因为一旦中断,患者血液里的氧气难以输送到脑部,易出现脑缺氧。

心脏性猝死理论上不使用扎针放血,虽然扎针对部分原因造成的中风、癫痫、晕厥可起到一定促清醒效果,但不意味着全部适用。不同个体间情况极为复杂,且并不与西医所说的病症一一对应,只有专业医生才能辨别。普通市民也不具备相关知识,如针头不消毒可能造成感染、操作有误易加重病情或延误病情,因此遇到此类情况,千万不可擅自“施针”。

传言:按压穴位可急救各类昏迷

除了“扎针放血”之外,按压穴位也是网帖中常见的“急救方法”。其中一篇网帖称,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导致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中暑、中风、虚脱时,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这时可用大拇指捏压患者合谷穴持续2~3分钟,一般会缓解。

辟谣

按压穴位可缓解轻度中暑,但效果并不明显。按摩手法力度不当,还可能给病人带来2次伤害。

按压穴位对晕厥患者进行急救,中医中的确有相关实践,但要结合患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而且按摩手法力度不当,还可能给病人带来2次伤害。按压合谷穴则主要针对外感热病,对轻度中暑有缓解作用,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这些前期诊断,普通市民无法做到,因此,绝不建议市民使用中医扎针、按压穴位的方式贸然急救,首先应拨打,等待专业人士进行抢救;其次判断是否心跳骤停,给予心肺复苏;最后帮患者清除口内呕吐物、假牙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传言:儿童误喝“毒物”首先要催吐

急性中毒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之一,常见的工业有机溶剂(如天那水)、生活化工用品(如洗发液、颜料)、药物和毒虫害药(如“毒鼠强”、蟑螂药)等都可成为毒物来源。孩子急性中毒后,突然发生的呕吐、昏迷、惊厥以及翻白眼等是常见症状。

一些“救命帖”称催吐是幼儿中毒后的急救“第一步”,并图文并茂教家长将孩子放到膝盖上、顶胃部由下至上推腹催吐。

辟谣

部分溶剂不适合催吐排出,催吐时异物还可能会倒吸进入呼吸道,致呼吸道堵塞。

中毒后,家长首先要明确孩子中毒原因(可通过气味及溶剂容器进行判断),并将其与中毒源隔离;其次用清洁的流动水,对儿童皮肤、眼部或口腔中的有毒物进行约20分钟的清洗;再次,拨打医院求医;最后在就诊时,建议家长向接诊医生说明孩子中毒前先兆、活动区域、误服毒液和急救处理措施等,如条件允许可向医生提供毒源,以便施救。

更正说明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喂”爱坚持不断创新》一文中“年被评为‘医院’”,应为“年”,特此更正!

健康万家行生活圈

高温带来四大皮肤病

日光性皮炎:中午尽量减少外出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皮肤表皮细胞受到破坏,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分解,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面部、颈部和手背等暴露部位会出现皮肤红斑,导致日光性皮炎。除了红斑外,还会出现鳞屑、水疱,并伴瘙痒或疼痛。

防治措施:每天上午10时~下午2时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要做好防护。可用止痒、止痛软膏涂抹患处。轻者用抗组胺药,或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稍重者冷敷或用糖皮质激素霜;重者可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或吲哚美辛。

体癣:保持皮肤、鞋袜干燥

皮肤癣菌喜热喜湿,若不及时清洁身体,真菌会大量繁殖,造成局部感染。抓挠患病部位可传染至全身,并通过接触传染给其他人。

防治措施:用清洁水冲凉,常洗脚,勤换袜子,保持皮肤、鞋袜干燥。脸盆、脚盆和毛巾等要一人专用,避免使用公用指甲刀。同时,不应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赤足行走。若已染病,要用溶液剂湿敷,待局部干燥后再外搽抗真菌药膏。

接触性皮炎:室温别超28℃

接触性皮炎多发生于躯干、四肢,尤其是小腿内侧,通常表现为鲜红色斑,继之出现密集的小丘疹或丘疱疹,有瘙痒和轻度烧灼感,搔抓后常伴糜烂渗液,出现血痂。

防治措施: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注意通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治疗可外用1%酚炉甘石洗剂、1%薄荷炉甘石洗剂,1%薄荷酒精或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

虫咬皮炎:打扫卫生,清除杂物

虫咬皮炎常为螨虫、桑虫等所咬,会出现红色水肿性丘疹,多发于人体颈、胸腹、背及四肢皮肤,感觉奇痒、灼痛无比。

防治措施:经常打扫卫生,清除居室内杂物,保持环境通风、散热。衣服、被子要用开水烫洗,放置在太阳下暴晒。发病可服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合作-

往期回顾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喂”爱坚持不断创新

▲大暑养生:讲究“清”“静”,警惕“阴暑”伤人

▲病死率≈%|专家教你怎么预防狂犬病

▲暑天如何“坐月子”?

母乳喂养自然之爱

支持单位: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协办单位:

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江苏省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

江苏省健康教育协会

技术指导: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

出品

播出时间:

周日12:00-12:20

周一12:00-12:20

栏目

()

栏目官方







































郑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的饮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qopn.com//zcmbyf/8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